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RS232串口转红外通讯电路原理剖析 - 嵌入式类电子电路图

2019/3/21 20:18:40;
来源:唯样商城 作者:华仔 浏览:441

标签:

摘要: 电路图简介: 红外通讯作为一种数据传输手段,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娱乐设施的红外遥控,水、电、煤气耗能计量的自动抄表等。

  红外通讯作为一种数据传输手段,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娱乐设施的红外遥控,水、电、煤气耗能计量的自动抄表等。特别是在电子电力行业,使用红外技术进行通讯的产品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红外技术对产品进行短距离抄控,非常简洁方便。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一个基于RS 232的串口。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本文所讲的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地线;发送;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电平转化

  由于RS 232信号的电平和单片机串口信号的电平不一致,必须进行二者之间的电平转换,常用MAX232来实现RS232/TTL 电平转化。MAX232 内部结构有三个部分:

  (1)电荷泵电路。由1~6引脚和4个电容搭建组成。

  (2)数据转换通道。由7~14 管脚组成两个数据通道。RS 232数据从R1in,R2in输入转换成TTL/COMS数据后从R1out,R2out输出;TTL/COMS数据从T1in,T2in输入转换成 RS 232数据从T1out,T2out送到电脑DB9口。

  (3)外部供电电路。外部供电是利用电脑USB 输出+5 V电源有效电源,不但节约该电路设计篇幅,并且在实际制作时节约体积,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RS232串口转红外通讯电路原理剖析

  红外发射部分

  红外发射端发送数据时,是将待发送的二进制数据调制成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后发射出去,红外载波为频率38 kHz的方波。红外载波可以使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的PWM功能实现,也可以通过外围硬件电路实现,这里采用38 kHz晶振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采用CD4069非门电路通过一系列转化实现方波振荡信号,与经过电平转换后的COMS数据信号叠加来实现驱动三极管导通,从而实现TSAL6200红外发射二极管将周期的电信号转变成一定频率的红外光信号发出,见图2.

  RS232串口转红外通讯电路原理剖析

  红外接收部分

  红外接收采用HS0038B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电路的原理是:当接收到38 kHz 的载波信号,HS0038B接收器会输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从而可以将红外光信号解调成一定周期的连续方波信号,经单片机处理,便可以恢复出原数据信号。HS0038B是能够接收红外信号的小型化接收器件,它的环氧包装可以作为红外过滤器,因此不需要再加红外过滤装置。最大的优点是,在干扰很强的环境中输出也很稳定。电路设计如图3 所示,本文中采用CD4093逻辑与非门芯片与HS0038B接收器搭建电路输出数据,同时利用芯片其他组管脚对MAX232输出的转换电平数据进行自锁,避免信号自发自收。

  RS232串口转红外通讯电路原理剖析

  电源部分

  通过电解电容低频滤波和陶瓷贴片电容高频滤波后得到比较纯正的电源信号,如图4所示。

  RS232串口转红外通讯电路原理剖析

  红外通讯适合于需短距离传输数据的场合,特别是那些有线通讯实现困难或者便携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本文介绍了基于MAX 232电平转化芯片和门电路芯片实现232信号转换红外通讯的电路设计,该电路已经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前端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鉴于公路交通现代化管理和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要,对于行驶车辆的动态检测技术——车辆检测器的研制在国内外均已引起较大重视。车辆检测器以机动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其作用是为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

  工作原理:本系统采用MSP430F1121A单片机与环形线圈相结合的方法对行驶车辆进行检测,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检测器。传感器线圈为通过有一定电流的环形线圈,当被检测铁质物体通过线圈切割磁力线,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通过检测该电感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被测物体的存在。本文利用由环形线圈构成回路的耦合电路对其振荡频率进行检测。但线圈检测易受车辆、湿度、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基准频率会产生漂移,从而影响检测效果。同时,由于车型、车体、车速的不同,亦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软件动态刷新检测基准的方法,以及抗干扰的软件数字滤波方法,充分利用MSP430 系列单片机的片上资源对线圈频率进行检测,有效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系统结构

  系统以MSP430F1121A单片机为核心,由环形线圈传感器模块、LC振荡电路、整形电路、频率选择模块、电源模块、电压监测模块、工作方式设置模块、信号输出模块及JTAG等组成。系统结构框图如1 所示。

  各模块原理及硬件实现

  环形线圈传感器是一只埋在路面下的矩形线圈,其两端引线接车辆检测器。环形线圈的作用相当于LC振荡回路中的电感L,当有金属物体靠近时,其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振荡频率的改变。通过对频率的检测、比较,可以判断车辆的驶入或驶出。由它组成的LC振荡电路与整形电路一起构成了信号输入电路,如图2所示。

  采用MSP430行驶车辆检测电路设计

  环行线圈与行驶车辆之间是通过电磁场进行耦合的。当车通过环形线圈并处在一定的位置时,在车体中引起的涡流是一定,而涡流对环形线圈的影响也是一定的,车辆与环形线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感。于是,我们把车辆看作具有电感L1和电阻R1的短路环,它通过互感M与环形线圈相交链。由振荡电路提供,电感为L2,电阻为R2。其中第一项L2的变化幅度与车辆的导磁率有关,第二项与电涡流效应有关。若工作频率选择适当,当有车辆通过环形线圈时,式第一项的变化量将小于第二项,即等效电感减小。显然,当车辆通过环形线圈时,L变小,则f增大,通过单片机检测电路测得其频率的变化,从而可判断有无车辆通过。

  电路中由三极管Q1和Q2组成共射极振荡器,电阻R3是两只三极管的公共射极电阻,并构成正反馈。Tl为磁罐变压器,起着阻抗变换和与外电路隔离的双重作用。其绕组Ll通过引线外接环形线圈,环形线圈的感抗通过Tl反射到绕组L2,形成等效电感L,L与并联的电容Cl形成振荡回路,LC值决定了振荡频率。开关Sl闭合时,电容C2与Cl并联,电容量增加,振荡频率降低,由此来设置高低两种振荡频率是考虑到现场的不同情况,以便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LC振荡电路输出的是带毛刺的正弦波,不适合单片机做数字化处理,因此需要单向稳压二极管和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将其转变为方波信号输出。

  由于不同应用场合中,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不近相同,故输出的方波信号通过一计数器进行分频,再由频率选择接口送入单片机的P2.5口,从而避免了单片机的计数溢出,增强了单片机对信号处理的灵活性。MSP430F1121A单片机为16位RISC指令结构;内置4kBFlash和256BRAM;一个l6位定时器TImer-A和看门狗定时器;一个具有3种内部参考电平和输出带RC滤波的比较器等。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