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料更便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本词条由华强电子网用户提供,如果涉嫌侵权,请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
APD全称Avalanche Photo Diode,译为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光检测器,其原理类似于光电倍增管。在加上一个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后(在硅材料中一般为100-200 V),利用电离碰撞(雪崩击穿)效应,可在APD中获得一个大约100的内部电流增益,即雪崩一词的由来。
理论上,在倍增区中可采用任何半导体材料:
硅材料适用于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检测,且具有较低的倍增噪声(超额噪声)。
锗(Ge)材料可检测波长不超过1.7?m的红外线,但倍增噪声较大。
InGaAs材料可检测波长超过1.6?m的红外线,且倍增噪声低于锗材料。它一般用作异构(heterostructure)在接近击穿时的光电流倍增现象。1955年,S.L.密勒指出在突变PN结中,载流子的倍增因子M随反向偏压V的变化可以近似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M=1/[1-(V/VB)n]
式中VB是体击穿电压,n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及注入载流子的类型有关的指数。当外加偏压非常接近于体击穿电压时,二极管获得很高的光电流增益。PN结在任何小的局部区域的提前击穿都会使二极管的使用受到限制,因而只有当一个实际的器件在整个PN结面上是高度均匀时,才能获得高的有用的平均光电流增益。因此,从工作状态来说,实际上是工作于接近(但没有达到)雪崩击穿状态的、高度均匀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
上一篇:试验变压器电源控制台
下一篇:电荷耦合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