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整流二极管尖峰吸收电路的设计对比,选你所“爱”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华仔 浏览:2254

标签:

摘要: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的RC尖峰吸收问题,觉得大家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仍过于传统,其实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Flyback的次级侧的RC尖峰吸收问题,觉得大家在处理此类尖峰问题上仍过于传统,其实此处用RCD吸收会比用RC吸收效果更好,用RCD吸收,其整流管尖峰电压可以压得更低(合理的参数搭配,可以完全吸收,几乎看不到电压),而且吸收损耗也更小。 电路1

电路2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吸收) 电路3

图 整流二极管电压波形(RCD吸收) 从这两张仿真图看来,其吸收效果相当,如不考虑开通时高压降,可以认为吸收已经完全。 此处的RCD吸收设计,可以这样认为:为了吸收振荡尖峰,C应该有足够的容值,已便在吸收尖峰能量后,电容上的电压不会太高,为了平衡电容上的能量,电阻R需将存储在电容C中的漏感能量消耗掉,所以理想的参数搭配,是电阻消耗的能量刚好等于漏感尖峰中的能量(此时电容C端电压刚好等于Uin/N+Uo),因为漏感尖峰能量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计算法很难凑效,所以下面介绍一种实验方法来设计。 1.选一个大些的电容(如100nF)做电容C,D选取一个够耐压 1.5*(Uin/N+Uo)的超快恢复二极管(如1N4148; 2.可以选一个较小的电阻10K,1W电阻做吸收的R; 3.逐渐加大负载,并观察电容C端电压与整流管尖峰电压; 如C上电压纹波大于平均值的20%,需加大C值; 如满载时,C端电压高于Uin/N+Uo太多(20%以上,根据整流管耐压而定),说明吸收太弱,需减小电阻R; 如满载时,C上电压低于或等于Uin/N+Uo,说明吸收太强,需加大电阻R; 如满载时C上电压略高于Uin/N+Uo(5%~10%,根据整流管耐压而定),可视为设计参数合理; 在不同输入电压下,再验证参数是否合理,最终选取合适的参数。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