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门禁市场创造了超过15亿美元的可观数据,国内市场也稳步以近30%的速率增长,2011年达到35亿元左右。2012年门禁产品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47亿元,其中国密CPU算法门禁一卡通系统产品市场规模为5亿元,普通CPU卡及相关配套设备市场规模为19亿元,两者占门禁产品市场50%的份额。资本市场助力,智能卡行业发展迅速,国密一卡通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资本市场助力智能卡产业继续发展
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资金的"瓶颈",智能卡类的企业也不例外,经历了始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一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障碍给企业家们带来更加深刻的体验,因此胸怀雄心壮志的企业家莫不将解决企业中长期发展资金问题做为重要的企业任务来进行解决,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的影响,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尤其那些民营类企业更会体验到其中的困难,如果再遭遇一定时期的货币紧缩政策,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市登陆资本市场就成了一种最佳选择,从现实中来看也确实如此。由于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加速扩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巨大机会,从下面的几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端倪。
达华智能近期公告,其董事会于9月8日通过了设立武汉全资子公司的议案,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达华智能的超募资金。达华智能独立董事认为,这项投资将有利于增强公司的区域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公司在行业内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根据公告,该全资子公司将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非接触IC智能卡、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接触式智能卡、接触式IC卡读卡器;电子标签;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及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由公司超募资金出资,其中约1820万元用于购买武汉青菱都市工业园65亩工业用地,其余180万元用于相关税费的支付。
中电广通15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中电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智能卡公司")拟与台湾讯亿科技股份公司及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元,智能卡公司拟投资15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公司出资15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台湾讯亿科技公司出资13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新公司经营范围为:IC卡、IC卡模块和电子标签及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中电广通表示,合资公司三方股东各具优势,采用世界最先进的WLCSP技术、完全自主创新的载板模块封装IC卡工艺,能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成品率,以满足金融卡等高端IC卡市场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达华智能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新的全资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完全来源于资本市场的超募资金。中电智能卡作为上市公司中电广通的控股子公司直接或间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除上述公司之外,今年武汉天喻登陆创业版,郑州新开普从资本市场凯旋而归,都从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在助力智能卡企业的发展。如果统计一下目前的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目前已有数十家智能卡类或与智能卡密切相关的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这些企业都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局部经营到规模化发展的宏伟壮举。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东信和平,大唐电信,航天信息等等企业,无不成为现在我国智能卡产业的领航企业。
国密一卡通市场稳中求胜
门禁作为一个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往门禁系统大多采用ID、逻辑加密卡作为身份识别的载体,门禁系统的安全也大多采用国际通行的密码算法或企业自身的密钥管理系统。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及领导的重视,特别是自M1卡密码算法被破解以来,国家主管部门要求在重要场所采用满足国密算法的门禁系统。
门禁控制行业的逐渐成熟,市场按照应用领域的安全等级划分愈加明显。从2011年的调查数据来看,目前国内高端市场因市场准入度比较高,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中高端市场基本以国产品牌为主,其中包括达实智能、捷顺科技、富士智能、同方锐安、旺龙、中控科技、深圳科松、纽贝尔、门吉利、杭州中正、立方、广州瑞立德等。从总体门禁市场来看,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所占比例约为65%与35%。自09年11月份,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布《重要门禁系统密码应用指南》,明确提出了国密CPU卡系统,要求重要场所的门禁系统必须使用国密算法系统以来,国内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格局开始被打破,一批拥有国密相关准入资质的民族企业开始在高端市场发力,其中包括达实智能、同方锐安、旺龙等。目前使用国密系统的场所大都是政府、银行、国防、监狱、交通系统等领域,但未来趋势肯定是向民用住宅、公共场所等领域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和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王辉认为,从目前国密算法门禁系统的应用规模来看,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是各个小区物业或者使用者对安全意识的认识不够强,甚至有些用户根本就没有这种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目前国内的相关标准来说还不够完善,由于没有太大的市场应用吸引门禁厂商,所以门禁厂商研发推广国密算法的积极性也不高。国密门禁系统在进行市场推广和产品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门禁厂商密码安全知识不高,对门禁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研发造成一定的困难;用户对于安全意识不强,对市场推广造成了一定阻力。为了提高门禁厂商密码安全知识和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和服务中心先后召集和组织国内相关的门禁厂商和用户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会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门禁厂商和用户的密码知识和安全意识。针对国密市场认知度不高的问题,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志勇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认为,达实在就国密一卡通进行市场推广和产品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主要还是政策执行。因此,这几年达实一直在各地主动联系国密办进行沟通,不断通过路演、展会进行宣传和推广。国密在理论上形势一片大好,如果就广东地区来看,确实有让人振奋的理由,而内地很多城市几乎没有过多的关注,在这方面急切需要相关部门、企业的倾力亲为,当然涉及到全国一盘棋的运筹,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有专家表示,从国家相关的密码管理部门近十几年开展的工作也可以看出在国家对于在国内推广国产商密算法的决心和力度,所以未来几年内,国产算法在各个行业,尤其是一些不涉及国际接轨的行业的推广会越来越普遍。所以行业内各企业除了在态度上欢迎国密算法之外,还应该在实际行动配合相关的要求。作为企业过于后知后觉,很有可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国内目前的门禁系统的应用规模和现状来看,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应用都还是比较落后,甚至说没有什么安全性可言,随着用户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必然会逐渐进行市场的优胜劣汰,所以传统门禁一卡通企业应该尽早按照智能建筑的有关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