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已成为互联网巨头最感兴趣的"互联网+"领域之一。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智能家居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没有好产品!中国的"互联网+"的红利以及巨头们搭建的生态平台,将会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智能家居的风口正在来临。
一、智能家居的前景、现状和瓶颈
1、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巨大
二十多年前,科技的客观条件决定了盖茨的未来之家只能由其专享,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初的限制条件正在不断被克服,比如"未来之家"中当初48公里长的电缆,现在只需一个WIFI模块就能轻松替代,普通消费者的智能家居时代逐渐到来。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巨大,根据相关网站发布的《2012-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1年我国智能家居销售额已达110亿元,2012年这一数据为150亿元,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人民币。而根据JuniperResearch的预测,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710亿美元。

3、智能家居行业痛点:没有好产品、价格贵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速介入,智能家居概念在消费者中得到快速普及,但行业当前最核心的矛盾在于用户的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根据腾讯发布的《2014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报告》,在5万个受访用户中,95%以上用户对智能家居感兴趣。但在满意度上,近90%的消费者认为目前智能家居产品低于预期,甚至40%消费者认为跟预期完全不沾边。
在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中,"价格太贵'和和"实用性差'占比达到70%,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智能家居行业尚处发展发展初期,单品智能化的瓶颈都尚未突破。在价格上,不同区间都有大量支持者,3万以上占比达到25%,这说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价格接受程度比较高,但从大部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水平来看,目前"轻量化智能家居"仍占据主流。此外,实用性差是阻碍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第二核心因素,这说明智能家居生产商提供的产品无法有效匹配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智能家居行业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必须要突破"实用性差"和"价格太贵"两大核心瓶颈。但在可行性和优先级上,产品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在当前阶段更可行,因为在目标消费群体对价格不太敏感的智能家居行业,大部分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将基于消费者规模大幅扩大的基础上,因此现阶段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渗透率才是最核心的矛盾。

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动力之源主要来自云网端、数据资源和大规模社会化协同三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快速渗透,以及智能终端、APP应用异军突起,云网端已经成为叠加于原有基础设施之上的新基础设施。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产要素,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而包含了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等方面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也在不断冲击传统的企业边界、生产组织体系和劳动雇佣关系。

3、硬件商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突破智能家居的核心瓶颈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里,智能家居行业最核心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于市场,如何让供给与需求快速适应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尚处导入期的智能家居行业,硬件生产商的短板在"智能的实现"上,互联网科技巨头的短板在"专业硬件生产"上,两者的互补有助于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从硬件生产商的角度,互联网巨头利用"云网端"和"大数据"资产能够为其提供的帮助,一方面体现在"更好的挖掘消费者需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未来的"产品联动实现"上。此外,互联网公司的流量资产也能够提升智能家居产品销售环节的效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网购金额在各省市零售总额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广东省,规模巨大。在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对比中,网络零售的交易效率远高于实体零售。阿里巴巴、腾讯微店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数据和流量资产有助于锁定智能家居的潜在消费群体,加快推广速度,提升销售规模。

NestLabs由托尼·法德尔创办,在2014年初被谷歌以32亿美元的报价收购,Nest最初的核心产品是温控器和烟雾报警器等数据监控装臵,被谷歌收购后同年6月Nest宣布以5.55亿美元收购智能摄像头领域的领军企业Dropcam,同年10月Nest再次宣布收购生产智能家居硬件中枢控制设备的公司Revolv。目前,通过Nest可以支持的设备包括了Nest烟雾探测器、Dropcam摄像头、BigAss风扇、Lifx智能灯泡、罗技Harmony遥控器、JawboneUp24运动手环等。从Nest的角度看这次合作,Nest创始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公司产品背后80%的工作都是建设和运营其产品所依赖的基础设施,而这恰是谷歌所擅长的地方,谷歌不仅积累了海量数据库而且具备利用这些数据的技能经验。因此,总结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探索之路,不难发现硬件、系统和平台公司互相合作是一条不二法则。

5、其他IT巨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合作布局
(1)苹果
苹果在智能家居上的操作手法与谷歌相反,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实现软硬件结合,尽管苹果在智能家居起步较晚,但基于其在物联网领域的优势,极具竞争力。结合苹果在物联网领域的平台优势,其在战略上偏向于以软件带动硬件。2014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其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Homekit整合了Siri语音功能,可让用户通过iPhone和iPad等设备实现对门锁、窗帘、照明、恒温器等家居设备的控制。同时,该平台对第三方智能家居硬件产品进行MadeforiPhone(MFI)认证,借此提升设备互联的便捷性,让用户的智能家居操作更为简单。Homekit自身并不生产硬件,但是它向第三方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第三方硬件产品只要符合MFI认证就可以接入。目前,美的、海尔、飞利浦和霍尼韦尔等制造商已经与苹果建立合作关系,而首批支持HomeKit平台的智能家居设备将于2015年6月上市。
(2)阿里巴巴
阿里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战略也是基于平台优势,积极寻求与硬件制造商的合作,进而搭建完整的生态圈。具体来看,阿里凭借自己的销售渠道、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优势在智能家居领域推出淘宝众筹、智能云、百川计划和天猫电器城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淘宝众筹主要是为专注于智能硬件制造的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智能云提供技术支持,百川计划为企业移动应用开发提供平台支持,天猫电器城则凭借流量优势提供销售渠道支持。阿里巴巴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基本涵盖了孵化、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产研销环节,并实现了对大中小型硬件公司全覆盖。目前,海信、科龙、格兰仕、艾美特、海尔、科沃斯、长帝等100多家企业已加入阿里智能家居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