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谷歌挑战亚马逊领头羊地位 拉开云计算博弈战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华仔 浏览:140

标签:

摘要: 数日前,亚马逊的 AWS re:Invent 2016 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在这场持续了 5 天的大会上,一大波新产品纷纷亮相,预示着 AWS 的功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从目前来看,AWS 占据着公有云市场的一...

  数日前,亚马逊的 AWS re:Invent 2016 大会刚刚落下帷幕。在这场持续了 5 天的大会上,一大波新产品纷纷亮相,预示着 AWS 的功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从目前来看,AWS 占据着公有云市场的一半份额以上,并且其收入非常喜人——今年第三季度,AWS 的收入高达 32 亿美元,预计全年收入将达 100 亿美元。对此,AWS 的 CEO Andy Jassy 表示,AWS 将继续担当云计算领域那个“重要而强大的领导者”。

谷歌挑战亚马逊领头羊地位 拉开云计算博弈战
  不过这条路亚马逊绝不会走得一帆风顺,因为曾经被它甩在身后的谷歌已经在奋起直追了。近日,著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 专门撰文,对谷歌能否在云计算领域战胜亚马逊进行了分析。
  
  大公司总免不了因“错过未来”而饱受诟病——有的,是因自满于现状而坐失良机(这本就该痛批);有的,虽也看到了突破现状的必要性,但却像始终裹了脚一般,只是围着现有产品小打小闹,到头来终究没有推倒自己堆砌的围墙,最后只能隔着墙,眼看着一个时代呼啸而过。在这方面,微软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反面教材。早在 2000 年,微软就推出了 Windows Mobile,从这个角度讲,微软也曾跟移动时代有过一面之缘。但最后,它到底只是在入口处赚得了几声吆喝,便眼看着这扇大门关上了。
  谷歌挑战亚马逊领头羊地位 拉开云计算博弈战
  微软之所以错失移动时代,归根结底是因为:一、它两手抓得太满而不甘于放弃(譬如死抱着靠许可证盈利的模式不放);二、它没有看到在十年后的未来,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产品才是“太阳”,而自己的核心产品 Windows 不过是围着这颗“太阳”旋转的诸多“行星”之一罢了。
  
  此外,谷歌曾有过类似的败笔。十年前,该企业就以同辈所不及的眼光,推出了 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现已进化成 G Suite)。应该说谷歌当时是早人一步看到了办公套件的未来。但发行那么多年来,G Suite 几乎少有改进,只一味地坚持着自己的“低价格+低可配置性”,结果一直不温不火,只能在小企业主之间和教育界小打小闹,而一直很难黏住大企业。到了 2011 年,微软的 Office 365 横空出世。凭借几乎不间断的推陈出新,没几年这位新秀就大比分超过了 G Suite,成为诸多企业首选的办公工具包。虽然 G Suite 近来奋起直追,相继推出了机器学习等功能,但在年轻气盛的 Office 365 面前,到底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现在想来,2011 年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那一年,基于云平台的 Office 365 诞生,谷歌和微软不但在智能办公领域正式结仇,而且也开始了对云端这块处女地的劫掠。悲催的是,暗战正酣之际,两者谁都没注意到,在他们之外,一家跟 Cloud 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早就厉兵秣马已毕,预备着要成为真正的云计算巨头了。
  
  这家企业就是亚马逊。
  
  同样是在2011 年,亚马逊推出了 AWS。先是亚马逊自己带头使用,接着,全球各地的企业级客户也蜂拥而至。那么,AWS 的魅力到底何在?第一,AWS 本身是一套可持续演进的系统。它能够在不停机、不瘫痪的情况下就完成大幅度升级和大规模客户转移等任务,让企业级客户安享 7x24 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无需担心自己会受到影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AWS 提供给用户的,不是框架(frameworks)而是“基元”(primiTIves)。利用这些“基元”,客户自己也可按照具体需要,构建出种种可持续演进、可持续扩展的(scalable)后端系统。
  
  AWS 的“基元”(PrimiTIves)
  
  在构建之初,亚马逊的工程师们就发现,与其向客户提供一套套功能齐全但缺乏后续升级能力的框架(primiTIves),不如提供基元(primiTIves)——一种最基本的计算模块。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并使用这些模块,最终创建出高效、可扩展且安全的系统。
  
  这里不得不说说基元(primitives)的故事。
  
  根据亿邦动力网的介绍,2000 年之初,亚马逊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当时团队之间互相争抢基础设施的情况非常严重。而这时,贝索斯却迷恋上了Steve Grand 写的一本名叫《Creation》 的书。Grand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视频游戏Creatures的开发者,根据其描述,在游戏中他只要将一种名为基元(primitives)的、设计颇为简单的计算建构块提供给玩家,玩家就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其培育成各种电子智能生物。这本书给了贝索斯极大的启发。他认定:如果亚马逊想刺激开发者的创造力,就不应该去猜测他们需要哪类服务,因为此类猜测只能基于过去的经验。相反,亚马逊应该创造基元,即计算的基本模块,然后就放手,让开发者自由使用它们。同样,面对公司当前的实际问题,亚马逊需要把自己的基础设施分解为最小、最简单的原子组件,让开发者尽可能方便地自由访问。“基元” 模式最终实现了亚马逊基础设施的模块化,而这些模块不但可以专供亚马逊内部团队使用,外部开发者也可以用。
  
  不但如此,亚马逊后来在进行内部管理改革时,也用上了这一原理。贝索斯把整个公司分拆成一个个不足十人的、高度独立又高度自治的小团队(即所谓“基元”)。这些团队可谓小而精悍,在加班时只需订购两个披萨就能喂饱全员,而在亚马逊碰到重大问题时又能弹无虚发。总之,分拆之后,整个团队看上去仿佛是一团乱麻,但由于这些“基元”都具备高度的自我能动性,能够相对灵活地自我成长,最后,它们带来的成果非常惊人。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亚马逊把当初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的办法,以及进行内部管理改革时所用的办法,都用在了 AWS 的开发上。结果,它大获成功。对此,有人已经如此断言:AWS 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设施(譬如处理器、硬盘驱动器、数据库等)类服务所能达到的高度,也远不止是一种软件或平台服务。它提供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高度可扩展性的“基元”,能够让企业自由发挥,最终创立出各种各样的、自己想要的成果。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