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可穿戴设备的猜想:硬件业长出互联网大脑

来源:电子发烧友 作者:华仔 浏览:197

标签:

摘要: 在由科通芯城和3W创新传媒联合举办的“可穿戴设备大爆发”系列活动之手机跨界专场上,科技评论人ZEALER、COM创始人王自如、昆天科微电子市场部副总裁洪炳坤、德迅投资投资总监邓海韬分别从...

  在由科通芯城和3W创新传媒联合举办的“可穿戴设备大爆发”系列活动之手机跨界专场上,科技评论人ZEALER、COM创始人王自如、昆天科微电子市场部副总裁洪炳坤、德迅投资投资总监邓海韬分别从媒体角度、产业角度和投资角度发表了对可穿戴设备的看法。

  可穿戴设备能否形成规模产业

  技术的成熟与硬件的升级换代,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驱动力。昆天科微电子市场部副总裁洪炳坤认为目前的技术水平毫无悬念,完全可以支持产业发展。尤其是苹果智能手机这一跨时代的产品的推出,带了很好的头,成为驱动力。他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速度可能没智能手机那么快,但大势不可挡。目前iOS和 Android两大平台的开放为可穿戴设备产业规模化成为可能。

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结合

  从产业需求来说,著名科技评论人王自如认为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就是通话和发短信,9个按键。在苹果手机上市之前,没有人觉得手机要是触控的。这种大需求、大趋势是需要人去挖掘的。所以要引领潮流,要有一个领先的公司去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穿戴式设备的火热不仅带动了本行业本身的发展,更带动了上游、下游产业链,就像手机的发展带动了电池、显示技术的发展那样,可穿戴设备成为交互方式的一种新诉求——更加人性化的诉求。同时王自如也指出,产业形成和产业繁荣是两个概念,有待研究。

  德迅投资总监邓海韬从投资角度,纯的硬件或纯的软件都不是未来趋势,未来肯定是软硬结合的。尽管大部分原来投资互联网的投资人普遍表示对硬件创新应用看不太懂,还处于旁观状态,但已有投资圈开始试水投资一些硬件创新项目。如果项目确实有市场需求,且团队对软件和硬件都了解,他们会考虑投资。

  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结合的N种猜想

  业界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两者结合可能会出现颠覆,延伸,分割等多种可能。科通芯城营销副总裁刘宏蛟认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未来会不会被取代,可以肯定的是趋势是产业的融合和跨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想一: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取代智能手机

  德迅投资投资总监邓海韬认为未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创新硬件最终真的可能颠覆智能手机。

  猜想二:可穿戴设备只在某些方面是智能手机的补充

  宇龙酷派高级工程师王志刚在线上发言,他认为智能手机已发挥到极致,可通过可穿戴设备把手机功能做进一步的提升,实现硬件创新。硬件将在信息传输、肢体感知等领域作为智能手机的有益补充,但智能手机将仍是主体。

  猜想三: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硬件创新将分割智能手机应用

  科技评论人王自如认为,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有三点,同步、管理和人机交互。同步是把可穿戴设备获取的人体数据随时随地的体现在手机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管理是把同步获得的数据通过手机传到后台服务器上,并进行分析,给出建议,以便用户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人机交互就是让设备与人的交互更加智能化。昆天科微电子市场部副总裁洪炳坤认为未来可能会有包括IWATCH,GOOGLE GLASS在内的应用于信息传输,肢体感知等人机交互的多种硬件创新设备。智能手机可能会回到最初的原始状态,用于电话接听,而包括手机和多种硬件创新设备在内的多种设备组合则依据不同人的喜好而异。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