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料更便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标签: 对等网络
摘要: 1.4结构化网络模型所谓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每个节点所维护的邻居是否能够按照某种全局方式组织起来以利于快速查找。结构化P2P模式是一种采用纯分布式的消息传递机制和根据关键字进行查找的定位服务,目前的主流方法是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这也是目前扩展性最好的P2P路由方式之一。由于DHT各节点并不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信息,只在节点中存储其临近的后继节点信息,因此较少的路由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到达目
1.4 结构化网络模型
所谓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每个节点所维护的邻居是否能够按照某种全局方式组织起来以利于快速查找。结构化P2P模式是一种采用纯分布式的消息传递机制和根据关键字进行查找的定位服务,目前的主流方法是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这也是目前扩展性最好的P2P路由方式之一。由于DHT各节点并不需要维护整个网络的信息,只在节点中存储其临近的后继节点信息,因此较少的路由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到达目标节点,同时又取消了泛洪算法。该模型有效地减少了节点信息的发送数量,从而增强了P2P网络的扩展性。同时,出于冗余度以及延时的考虑,大部分DHT总是在节点的虚拟标识与关键字最接近的节点上复制备份冗余信息,这样也避免了单一节点失效的问题。
目前基于DHT的代表性的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AN项目和Tapestry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Chord项目、IRIS项目,以及微软研究院的Pastry项目等。这些系统一般都假定节点具有相同的能力,这对于规模较小的系统较为有效。但这种假设并不适合大规模的Internet部署。同时基于DHT的拓扑维护和修复算法也比Gnutella模型和Kazaa模型等无结构的系统要复杂得多,甚至在Chord项目中产生了“绕路”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大量实际应用还大都是基于无结构的拓扑和泛洪广播机制,现在大多采用DHT方式的P2P系统缺乏在Internet中大规模真实部署的实例,成功应用还比较少见。
2 P2P网络应用模式
Internet最初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主动力就是资源共享,也正是文件交换的需求直接导致了P2P技术的兴起,这是P2P最初也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也正是针对这类应用的Napster使得人们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下开始重新认识P2P思想对人们使用网络习惯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P2P思想的理解和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软件架构,P2P还可以被开发出种类繁多的应用模式,除了最初的文件交换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分布式存储、深度搜索、分布式计算、个人即时通信和协同工作等新颖应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基于分布式计算的搜索外星文明SETI@home科学实验,每个志愿参加者只需下载并运行类似屏幕保护的方式,就可以贡献自己闲置的计算能力,参与分析Arecibo射电望远镜的无线电磁波数据并回送计算数据,截至2004年12月,已有528万志愿者参加进来,获得了相当于216万年的CPU时间,仅一天的综合计算就相当于67.46Tflops运算。另外,随着SUN公司将其JXTA协议扩展到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移动电话等手持终端上,并允许人们屏蔽具体的物理平台进行资料共享和文件交换等,P2P技术在移动通信和智能网领域也开始呈现出较大应用前景。
3 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P2P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可靠的信息查询,但从社会和法律意义来说,绝大多数的P2P服务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知识产权冲突,也可能成为一些非法内容传播的平台。同时由于缺乏中心监管以及自由平等的动态特性,自组织的P2P网络在技术层面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2P网络和人际网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般来说,每个P2P网络都是众多参与者按照共同兴趣组建起来的一个虚拟组织,节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假定的相互信任关系,但随着P2P网络规模的扩大,这些P2P节点本质所特有的平等自由的动态特性往往与网络服务所需要的信任协作模型之间产生矛盾。激励作用的缺失使节点间更多表现出“贪婪”、“抱怨”和“欺诈”的自私行为,因此P2P中预先假设的信任机制实际上非常脆弱,同时这种信任也难以在节点之间进行推理,导致了全局性信任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与可用性。此外,相对于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服务器可以做主动和被动的防御,由于P2P节点安全防护手段的匮乏以及P2P协议缺乏必要的认证机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安全问题在P2P网络中更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P2P的大规模商用。另外,P2P网络中的节点本身往往是计算能力相差较大的异构节点,每一个节点都被赋予了相同的职责而没有考虑其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局部性能较差的点将会导致整体网络性能的恶化,在这种异构节点的环境中难以实现优化的资源管理和负载平衡。同时,由于用户加入离开P2P网络的随意性使得用户获得目标文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并非必要的文件下载,而造成大量带宽资源的滥用。特别是大多数P2P用户更喜欢传送音频、视频这些较大的媒体文件,这将使得带宽浪费问题更为突出,尤其在中国大量的用户还是拨号用户,较窄的带宽也成为P2P应用难以逾越的障碍。
4 结论与展望
P2P技术在最近几年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多应用,但截至目前,P2P中仍有很多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带宽吞噬、网络可扩展性差和路由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导致P2P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只能是一种小范围不可靠的应用或是满足特定任务需求的专门应用。并且,作为一种潜在的商业应用,如何在P2P网络中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设计盈利模式将会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
未来的网络将呈现大规模分布式、全球性计算和全球性存储的特征,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对于访问和传输服务的需求必将远远大于对于计算功能的需要。尽管P2P技术现在还不成熟,但是迄今为止,至少在理论上P2P仍是最有吸引力的个人通信技术。尤其是P2P与网格技术的结合将是分布式计算技术最有吸引力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但随着分布式系统经典问题的解决以及优化的资源动态分配和资源恢复技术的成熟,P2P与网格技术必将结合起来以影响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人们的信息获取模式。
下一篇:磁芯材料的选择
型号 | 厂商 | 价格 |
---|---|---|
EPCOS | 爱普科斯 | / |
STM32F103RCT6 | ST | ¥461.23 |
STM32F103C8T6 | ST | ¥84 |
STM32F103VET6 | ST | ¥426.57 |
STM32F103RET6 | ST | ¥780.82 |
STM8S003F3P6 | ST | ¥10.62 |
STM32F103VCT6 | ST | ¥275.84 |
STM32F103CBT6 | ST | ¥130.66 |
STM32F030C8T6 | ST | ¥18.11 |
N76E003AT20 | NUVOTON | ¥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