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料更便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标签:
摘要: 从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最新报告显示,先进工艺是晶圆纯代工企业增长的驱动力。? 作为晶圆代工行业多年以来的领导者,台积电的40纳米以下工艺将占2016年总营收的54%。在过去几年,高级处理器(GPU、CPU)生产占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产能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处理器都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所以格罗方德先进工艺的营收占比也非常高,预计2016年,格罗方德有52%的营收来自40纳米以下制程。? 虽然40纳米以下工艺占台积电
从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最新报告显示,先进工艺是晶圆纯代工企业增长的驱动力。
作为晶圆代工行业多年以来的领导者,台积电的40纳米以下工艺将占2016年总营收的54%。在过去几年,高级处理器(GPU、CPU)生产占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产能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处理器都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所以格罗方德先进工艺的营收占比也非常高,预计2016年,格罗方德有52%的营收来自40纳米以下制程。
虽然40纳米以下工艺占台积电与格罗方德各自营收的比例比较接近,但营收规模差距很大,2016年台积电40纳米以下工艺营收几乎相当于格罗方德的6倍(台积电预计为156亿美元,格罗方德预计为26亿美元)。中芯国际在2015年第四季度才量产28纳米工艺,比台积电进入28纳米量产时间晚了3年以上。
台积电先进工艺占比非常高,因此每片晶圆所产生的效益也逐年提升。从2011年至2016年,台积电单位晶圆营收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这期间格罗方德、联电与中芯国际三家厂商单位晶圆营收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为-1%。2016年,28纳米工艺占中芯国际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这是中芯国际单位晶圆营收远低于台积电和格罗方德的主因。
2016年全球纯代工晶圆制造营收的增长几乎都是40纳米以下工艺贡献。虽然40纳米及以上工艺占比仍达60%,但IC Insights预计2016年该部分工艺的销售将与2015年持平;与之相反,40纳米以下工艺销售额将增长36亿美元左右,同比暴涨23%。
晶圆是集成电路器件的载体,其按照直径一般分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规格,近年来12英寸逐渐开始成为国际大厂的主要技术产品。
因为晶圆尺寸越大,同一圆片上可生产切割的芯片就越多,这可以极大的降低产品成本,但同时对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近年来,中国大陆积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而作为集成电路基础材料领域的晶圆制造也得到了国家的极大支持,且引进和自建了不少12英寸晶圆生产线。
8条产线已开始量产
从各家厂商公布的具体信息来看,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有包括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三家国际大厂和中芯国际、华力微电子、武汉新芯(已属于长江存储子公司)三家国内厂商的8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开始量产。
作为全球顶级的IDM厂商,三星、英特尔和SK海力士分别在西安、大连和无锡建设12英寸晶圆生产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包括3D NAND和DRAM在内的存储器产品,其工艺技术水平也最为先进。
国内的中芯国际和华力微电子则主要以代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处理器、逻辑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等领域。其中中芯国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共有三条12英寸生产线,其业绩规模也已经跻身全球晶圆代工领域前五。
此外,这两年在国内存储器领域异常红火的武汉新芯也有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入运营,该产线初期由中芯国际帮助建设管理,后期已由武汉新芯独立运作,产品以NOR Flash存储器为主。
8条新产线正在建设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国内投资建设先进晶圆生产线。
已拥有一条12英寸产线的武汉新芯在2016年3月28日宣布将投资240美元建设先进的存储器生产基地,生产目前最为火热3D NAND和DRAM产品。2016年7月16日,由紫光集团参股(二期投资)的长江存储正式成立,武汉新芯也正式成为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
长江存储将以武汉新芯现有的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能力为基础,继续拓展武汉新芯目前的物联网业务布局,并着力发展大规模存储器,其新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预计在2020年达到30万片每月的生产规模。
此外,全球主要的晶圆厂也纷纷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投资设厂。从公开的资料来看,厦门、合肥、晋江、南京、重庆、淮安等城市都纷纷引进中国台湾地区晶圆代工厂商和其他国家先进12英寸晶圆生产线。
其中,厦门和联电合作成立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将聚焦12英寸晶圆生产,总投资62亿美元,主攻方向为通信、金融IC卡芯片代工;全球最大代工厂台积电更是在南京独资30亿美元建设12英寸产线,直接切入目前最先进的16纳米工艺,初期月产能预计为2万片;晋江和合肥则分别和台湾地区的联电、力晶成立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和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产品方向主要为LCD驱动IC和DRAM。
除了与中国台湾地区的晶圆代工大厂合作之外,重庆、江苏淮安等地分别与格罗方德和德科玛达成合作,也将升级改建或新建12英寸晶圆生产线。
此外,未来还有一些12英寸晶圆生产线在陆续规划中,比如华力计划在上海建第二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目前环评阶段)以及AOS计划在重庆兴建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项目二期、2018年后)。
自2014年以来,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资金以及庞大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产业的虹吸效应也在慢慢形成。
粗略统计,目前中国大陆所有已量产的12英寸晶圆产线产能已经超过40万片每月,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会超过100万片。这一现象也表明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已经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
更多行业资讯,敬请关注电子之家!或者在微信搜索【电子之家商城】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
型号 | 厂商 | 价格 |
---|---|---|
EPCOS | 爱普科斯 | / |
STM32F103RCT6 | ST | ¥461.23 |
STM32F103C8T6 | ST | ¥84 |
STM32F103VET6 | ST | ¥426.57 |
STM32F103RET6 | ST | ¥780.82 |
STM8S003F3P6 | ST | ¥10.62 |
STM32F103VCT6 | ST | ¥275.84 |
STM32F103CBT6 | ST | ¥130.66 |
STM32F030C8T6 | ST | ¥18.11 |
N76E003AT20 | NUVOTON | ¥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