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NV 浏览:295

标签: 激光雷达

摘要: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变革的加速,人们对汽车安全辅助装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装置,到如今最新的激光雷达等主动安全辅助装置,不管是装机量还是电子化率都日益提升。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变革的加速,人们对汽车安全辅助装置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装置,到如今最新的激光雷达等主动安全辅助装置,不管是装机量还是电子化率都日益提升。


| 随着技术的成熟,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元年已经到来


众所周知,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流派众多,按扫描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式、固态式三类激光雷达。业内人士指出,从车企角度来看,其实技术路线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否能够低成本大规模量产装车应用。


从三种方案的对比来看,机械式的成本最高,动辄上万美元的价格,很难在车上大规模使用,而且不易过车规验证,目前已被所有车企放弃;而固态式激光雷达成本最低,而且体积最小,最容易通过车规验证。但是由于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仍然很难大规模推广普及应用;因此,价格适中、体积较小、可靠性较高、易通过车规验证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就成了当下车企的主流选择。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资料来源:Velodyne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确定搭载激光雷达的汽车厂商已经超过20多家,不仅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北汽、广汽、上汽、吉利等国内传统汽车厂商,还包括丰田、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全球头部汽车厂商。在车型方面,上述整车厂商至少都推出了1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有的甚至推出了2-3款以上的车型。比如小鹏、蔚来、上汽、长城、丰田等车企都已经在多款车型上搭载了激光雷达。


目前,国内车企搭载的激光雷达主要以半固态式的产品为主,数量倾向于安装1-3颗。不过从业内普遍的预期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低成本、小体积的纯固态芯片级的方案未来更有可能成为激光雷达的主流。成本方面,随着激光雷达的大规模使用,未来单价将逐渐从现在的1000美元降到500美金,甚至200美元以下。


| Tier1传统厂商凭借品牌、资金等先发优势,占据激光雷达市场半壁江山


目前,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较多。从Yole公布的数据来看,法国tier1厂商法雷奥以28%的市占率位第一位,与电装、大陆、博世等几家tier1厂商合计占据约4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国内速腾聚创、览沃科技(大疆)、禾赛科技、图达通、华为等中国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占比约26%左右。


业内周知,Tier1厂商发展历史悠久,不管从品牌影响力、渠道还是从生产制造、资金和研发实力等都大大强于新兴的激光雷达厂商。以往,Tier1巨头可以凭远高于国内同行的报价拿下自主车企的订单,依靠的除了在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外,还有一大因素是巨头Tier1自身的品牌溢价。比如“博世ESP”、“采埃孚变速箱”、“麦格纳底盘”等优质的品牌可以对自主车企的产品实现加持,并且是自主车企产品上市时的宣传亮点,这一品牌优势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有效。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从成立时间来看,大陆和博世成立于19世纪70-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法雷奥和电装虽然没有大陆和博世的成立时间早,但也有70多年的历史。反观我国的激光雷达厂商,除了华为成立时间稍早之外,其他几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激光雷达火热之后才成立的企业,底子相对较薄。


客户方面,由于Tier1厂商不仅直接向整车制造商供应总成及模块,还相互参与对方的研发和设计,属于整车制造过程中参与度最高的供应商。因此,Tier1厂商和整车厂商长期以来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合作关系。比如激光雷达龙头法雷奥与日产、福特、通用、奔驰、丰田、宝马、奥迪等众多整车制造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除了法雷奥之外,大陆与福特、通用等美系车厂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博世与奥迪、奔驰、宝马、大众等德系车厂进行了深度绑定,电装与丰田、本田等日系车厂进行了深度合作。


反观我国激光雷达新兴厂商,与下游车厂的合作客户就显得屈指可数了。比如图达通目前合作的客户仅蔚来一家车企,览沃科技合作的也仅有小鹏、一汽解放等少数几家车企。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激光雷达龙头企业,速腾聚创下游客户虽然包括小鹏、广汽埃安、威马、上汽等多家车企,但是和法雷奥全球化的客户数量比起来,还是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从销售额来看,虽然2021年由于受芯片短缺的严重影响,全球汽车累计减产破1000万辆,但博世、大陆、法雷奥等Tier厂商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大陆2021年营收为338亿欧元,同比增长6%。法雷奥2021年销售额达173亿欧元,同比增长5%。博世方面,在2021年的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其销售额增长10%达到788亿欧元,超过了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国内方面,除了华为有其他业务支撑销售额较高外,其他激光雷达厂商基本上销售额基本上都在5亿以下,与Tier1厂商的可比性不高。


研发方面,汽车零部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研发上的高度投入和重视。即使Tier1厂商们去年面临多重挑战,也并未放松对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公开资料显示,大陆集团2021年研发支出约为26亿欧元,占销售额的比例为7.7%。除了大陆外,博世也在持续加大对核心战略领域的投资,仅今年博世就计划在微电子和电动汽车领域投资约10亿欧元来进行产品的研发。虽然国内厂商也在加大对激光雷达的研发,但研发投入和财大气粗的Tier1厂商比起来相差甚远。


从主要自动驾驶Tier1厂商的布局来看,博世、大陆在国外Tier1中布局最全面,不仅布局了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感知层,还更进一步布局了技术难度更高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国内的话,只有华为是Tier1中布局最全面的企业,感知层和决策层的产品都有布局,但在执行层方面目前仍有欠缺。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电子Tier1厂商目前处于国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拥有70%市场占有率。即使国内市场也被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Tier1巨头所垄断。在汽车电子领域,我国当前缺乏一个世界级的Tier1供应商,而华为近些年来在汽车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彰显了其成为世界级的 Tier1 供应商的雄心。


| 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与造车新势力深度绑定,或重构激光雷达行业格局


当下,处于百年汽车行业巨大变革的时期,虽然传统Tier1厂商财大气粗,拥有发展的身位优势,但是由于自身业务众多,导致出现“船大难掉头”的情况,在面对行业新机会的时候,反应速度有时还不如新兴厂商。如何带着庞大的传统业务转型,并在新领域怎样与诸多新旧竞争者一较高下,这始终是困扰众多Tier1厂商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已经成了新一轮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风向标。放眼市场,在很多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上,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跟随,而是开始走在创新前沿。近年来,伴随着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是带动了激光雷达等国内供应链企业快速发展。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部分造车新势力2021年交付量(单位:辆)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芯八哥整理


从造车新势力2021年的交付量来看,主要车企交付量同比都实现翻倍增长。其中,小鹏在2021年交付总量为98,155辆,同比增长181%,位列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的榜首;蔚来次之,交付总量为91,429辆;理想以90,491辆位居第三位。总的来看,头部“蔚小理”三巨头的大体形势仍未改变。在第二梯队中,由于下半年的交付量的提升,哪吒以69,674的全年交付量位于第一位, 威马和零跑紧随其后。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部分造车新势力2022年5月交付量(单位:辆)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芯八哥整理


从2022年最新的交付数据来看,在经历了4月份的触底之后,造车新势力5月的交付成绩有了一定的反弹。6月1日,理想、哪吒、小鹏、零跑、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以及相继发布5月的交付数据。其中,前四家新势力车企均实现销量破万,并且不管环比还是同比都实现了大幅增长。累计交付量方面,理想、蔚来、小鹏、零跑同比都实现了翻倍增长,尤其是零跑汽车,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同比实现约3.5倍的同比增长,遥遥领先其他新能源汽车厂商。


在激光雷达选择方面,出于供应链安全以及便利的考虑,国内造车新势力基本上选择国内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为主。比如蔚来ET5和ET7选择的是图达通的激光雷达产品,理想L9选择的是禾赛科技的产品;小鹏基于多供应商的策略,P5选择的是大疆览沃的产品,而G9选择的是速腾聚创的产品;此外,哪吒S选择的是华为的激光雷达产品。


出货量井喷在即!国外Tier1降维打击国内激光雷达品牌厂商?

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与造车新势力深度绑定情况(每辆车装载激光雷达数量)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基于目前造车新势力新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在深度绑定造车新势力后,产品有望迎来大规模量产应用,这将重构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格局,给国内激光雷达新兴厂商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 写在最后


汽车智能化整体经历了0-1的产业孕育期后,目前正处在1-10的产业成长早期。大变革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Tier1厂商在现阶段凭借身位优势暂时领先国内激光雷达新兴厂商,但是并不代表新兴厂商没有机会胜出。凭借与造车新势力的深度合作,国内激光雷达厂商未来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甚至超过传统Tier1厂商。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