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低调暴卖2000万台!苹果大单品引爆千亿UWB芯片产业终端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NV 浏览:337

标签: 苹果 uwb芯片

摘要: 此前我们《走进产业链》栏目的一篇关于UWB的采访文章“还记得苹果AirTag吗?首款商用UWB“中国芯”来了!”,文章一经发布,包括华强北商圈在内的厂商纷纷找到芯八哥咨询UWB芯片相关购买渠道,可见下游终端应用厂商已经早早的嗅到了商机。

低调暴卖2000万台!苹果大单品引爆千亿UWB芯片产业终端


AirTag,这个从发布之初的不被看好,到现今的“绝地反击”,毫无疑问,苹果又一次引领了科技圈技术革命的浪潮。幸运的是,国内厂商在此轮革命中并未缺席,正开始崭露头角。此前我们《走进产业链》栏目的一篇关于UWB的采访文章“还记得苹果AirTag吗?首款商用UWB“中国芯”来了!”,文章一经发布,包括华强北商圈在内的厂商纷纷找到芯八哥咨询UWB芯片相关购买渠道,可见下游终端应用厂商已经早早的嗅到了商机。


| 销量突破2000万,苹果AirTag引领UWB风潮


根据最新统计信息,自2021年4月推出以来,去年短短8个月间苹果AirTag总销量达到2000万台,贡献营收超过45亿元。


2.png

售价不菲的AirTag2021年销量突破2000万

资料来源:苹果官网


据悉,虽然苹果很少再提到这款设备,但销量不断增长,苹果很可能会在2023年推出AirTag二代。预计2022年销量有望达到3500万台,2023年将超过5000万台,预期贡献营收将达到110亿元以上。


3.jpg

资料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AirTag中搭载的核心产品为苹果家自研的UWB芯片U1,其早在2019年iPhone 11系列手机开始,便先后在Apple Watch S6、HomePod mini智能音箱、iPhone12 /13系列手机中进行推广应用。


众所周知,从初期iPhone中搭载电容屏触控芯片,到iPhone 5S中的指纹识别芯片、iPhone 6S的3Dtouch技术和iPhone X中的面部识别芯片,再到TWS蓝牙芯片,苹果无疑是科技圈带货界的“扛把子”,引领了一轮接着一轮的科技浪潮。


那么目前最新的UWB芯片及行业又是到了什么阶段了呢?


| UWB潜力无限,但价格是痛点


UWB技术和我们熟悉的蓝牙、Wi-Fi一样,是一种诞生于1960年的无载波通信技术。相较于一般的无线定位技术其在定位精度、安全性及抗干扰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在当前的IOT市场中竞争力逐渐凸显,包括苹果、小米、三星等手机大厂都比较看好行业的发展潜力并积极进行布局。


4.jpg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UWB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按照下游应用来区分,一般我们可以把UWB分为工业、公检法、电厂等To B端企业级市场,及智能手机、汽车、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等To C端消费类市场。


5.png

UWB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从当前整体市场体量来看,2021年全球UWB市场规模约88亿美元,占室内定位市场份额的32%以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中国市场来看,在To B端企业级市场规模应用相对成熟,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潜在市场应用潜力超过450亿元。


6.jpg

资料来源:物美传媒、芯八哥整理


To C端市场主要受苹果带动,目前包括三星、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大众、宝马及国内的蔚来等汽车企业也在开始应用UWB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张及行业巨头的关注极大的推动了UWB的生态发展。根据不完全估算,到2025年支持UWB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6亿台,汽车及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品类出货量超过2亿台(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及汽车生产/消费区域,潜在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


7.jpg

UWB在C端消费市场出货量预测

资料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从产品价格来看,与Wi-Fi、蓝牙、RFID等主流定位技术相比,UWB产业生态圈起步相对较晚。以当前热门的To C端消费市场为例,全球除苹果外,公开市场上主要以Qorvo(收购UWB领先企业Decawve)、NXP等企业可以实现稳定的批量供货,导致其整体的建设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是当前UWB技术推广中的核心痛点之一。


8.jpg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 国外引领、国内跟进,UWB引领下一场“定位”革命


由于事实上开发UWB芯片的厂商较少,UWB芯片产业链集中度较高。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核心的UWB芯片主要以Qorvo、恩智浦及3DB Access等国外厂商为主导。根据统计数据,由于苹果公司UWB芯片不对外发售,Qorvo是目前全球少有的能提供成熟UWB定位芯片的供应商,在公开市场上市占率超过70%,早期市场主流的UWB芯片都是Qorvo的方案为主,例如谷歌Pixel6 Pro手机上就采用了基于Qorvo的UWB技术方案。


除此之外,恩智浦通过强大的技术积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猛,陆续推出多款UWB芯片产品,例如小米最新的mix4手机、三星旗舰手机Galaxy Note 20 Ultra等都应用了恩智浦的UWB芯片及方案。3DB Access主要以技术合作为主,依托其在低功耗、小型化方面优势,与瑞萨、Microchip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内厂商布局UWB的进程正在加快,从芯片到解决方案均已有相关产品及服务推出,已逐步建立从芯片到解决方案的小生态体系。其中,2021年作为量产元年,包括精位科技、清研讯科、纽瑞芯、瀚巍微及驰芯等国内领先芯片企业都逐渐实现了部分量产,也拿到了终端企业的订单及合作。例如长城“好猫”车型搭载了精位科技的UWB方案,小米积极投资和布局纽瑞芯、优智联等芯片企业,OPPO多轮投资了瀚巍微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浩云科技、全迹科技及中电昆辰等领先的方案商在华为、上汽及比亚迪等企业级应用市场均实现了批量化应用。



9.jpg

资料来源:芯八哥整理


在核心配套及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国内企业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份额。如环旭电子和长电科技是主要的封装及模组供应商,鹏鼎控股、东山精密则是UWB中FPC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包括领益智造和通达集团是UWB标签的主要代工企业。下游应用端的2C整机厂包括小米、华为、OV以及蔚来汽车等,其都是目前市场上主要的UWB技术“拥拓者”。


长远来看,国内UWB生态将会随着这些厂商的成熟而不断发展。


| 写在最后


以企业级应用为基础,智能手机应用为开端,通过智能家居成为“爆点”,围绕智能汽车探索未来,尚处微时的UWB正在引领着下一场“定位”革命。面对庞大潜在千亿市场,国产UWB芯片企业正蓄势待发,领先布局企业有望迎来发展先机。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