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找料更便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标签: 半导体
摘要: 新鲜出炉的A股半导体三季报来了!终端市场需求的疲软深度影响着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有人欢喜有人愁。尽管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滑,但仍有部分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保持业绩快速增长。今天我们盘一下,谁是半导体“吸金王”?最赚钱赛道在哪里?
新鲜出炉的A股半导体三季报来了!终端市场需求的疲软深度影响着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有人欢喜有人愁。尽管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滑,但仍有部分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保持业绩快速增长。今天我们盘一下,谁是半导体“吸金王”?最赚钱赛道在哪里?
今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PC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类终端市场增速显著下滑,消费类芯片需求放缓,行业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剧烈的价格竞争导致产品毛利率快速下滑,进而导致部分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陷入亏损。不过,尽管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滑,但仍有部分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保持业绩快速增长。
进入11月,半导体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已基本披露完毕。据芯八哥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31日,A股除中芯国际外有161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65%的公司营收增长为正,但只有53%的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增长。业绩显示,161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合计5453.6亿元,其中55家公司营收出现下滑;实现净利润合计610亿元,其中75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12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亏损,共计亏损19.8亿元。AI芯片厂商寒武纪亏损9.45亿,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那么,这个财报季谁人欢喜谁人忧?谁是半导体“一哥”?谁是半导体“吸金王”?半导体最赚钱赛道在哪里?又有哪些新晋的值得关注的半导体公司?
1、谁是国内半导体“一哥”?
相较于芯八哥5月初的一季度盘点没什么变化,但从市值来看,如今A股半导体“一哥”依旧是中芯国际。作为全球领先、国内第一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以市值1869.4亿元排名A股半导体公司市值TOP10榜首。
紧接着是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北方华创(市值1404.1亿元)和国内智能安全芯片龙头紫光国微(市值1394.3亿元)。
随着半导体材料业务体量逐渐提升,半导体硅片制造商TCL中环也首次进入该榜单。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上市的国内唯一一家x86架构CPU供应商——海光信息,其一上市市值就稳定在千亿左右,强势进入该榜单。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从涨幅榜来看,各大细分赛道的佼佼者各显神通,股价上涨关键词:业绩+新股。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商拓荆科技、射频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臻镭科技、功率半导体厂商东微半导均取得翻倍涨幅,这几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今年上市的新股。此外,FPGA厂商复旦微电、靶材生产商江丰电子、EDA厂商华大九天、涂胶显影机厂商芯原微、模拟芯片厂商振华风光也值得关注,他们都有个共同点——业绩亮丽。
跌幅榜主要是一些受到消费终端疲软拖累的公司,尤其是安卓端的厂商。韦尔股份CIS/触控产品出货量及价格下滑,第三季度计提3.3亿存货减值后存货环比增长11.6%,周转天数升至291天。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2、谁是半导体“吸金王”?
由于目前TCL中环的半导体硅片业务占比较低,故暂时忽略。与一季度半导体“吸金王”被设计企业获得不同, 2022年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吸金王”花落封测企业头上,世界第三、国内第一的半导体封测龙头长电科技以净利润24.5亿元拔得头筹,成为2022年三季报A股半导体“吸金王”。
营收TOP10中依旧有不少半导体业务占比不高的公司,例如TCL中环(4.85%),闻泰科技(26.18%)。此外,封测企业营收体量依旧名列前茅,如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深科技。
增长速度较快的赛道当属半导体设备,拓荆科技、华海清科、晶盛机电、盛美上海、芯源微这些设备公司占据着营收和净利润增长TOP10很大的比重。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
3、EDA/IP:体量较小但增长迅速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中国已经成为半导体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设计业、制造业产值快速增长,带动国内 EDA 市场需求。此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供应链安全受到重视,国家政策鼓励国内 EDA 企业发展。国内 EDA 企业概伦电子、华大九天、广立微等陆续上市,EDA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东风。
目前国内 EDA 供应商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华大九天为本土 EDA 龙头企业,仅占国内约 4.5%的份额。本土 EDA 企业难以提供全流程产品,仅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优势,个别点工具功能强大。例如华大九天是世界唯一提供全流程 FPD 设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概伦电子在 SPICE 建模工具及噪声测试系统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广立微在良率分析和工艺检测的测试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华大九天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8亿元,同比增长40.04%;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46.88%。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国内EDA行业的持续增长和公司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客户的不断拓展。华大九天2021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45.4%,并新增中芯国际、北京智芯微两家客户,目前下游客户包括中芯国际、紫光展锐、龙芯等国内半导体行业龙头。此外,华大九天拟以1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芯达科技”,此举将有助于华大九天不断丰富EDA工具、补齐数字设计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短板。
4、半导体设备:当之无愧的最赚钱赛道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晶圆厂扩产强劲拉动各类半导体设备需求。SEMI的数据显示,2020到2024年在建晶圆厂这一块,大陆是31座,而台湾同期仅为19座,美国同期计划是12座。中国大陆晶圆厂现有计划未来新增产能235万片/月(等效12英寸),假设5~6年内陆续实施,新增投资额对应1524.5亿美元,假设其中80%用于设备投资,对应1220亿美元,按照5年均摊到每年244亿美元设备采购额。
10月7日,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制裁进一步升级,其中对中国出口14nm及以下逻辑工艺、128层及以上NAND Flash和18nm及以下DRAM制造相关的美商设备、美国零部件、软件以及提供相关制造服务的美籍人员新增了限制。随着形势逐步严峻,半导体制造设备将迎来国产化再加速机遇。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0.12亿元(YoY62.2%),归母净利润16.86亿元(YoY+156.1%)。主要原因是电子工艺装备和电子元器件业务下游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饱满。
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头部厂商拓荆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92亿,yoy+165.19%;归母净利润2.37亿,yoy+309.73%。亮丽业绩主要受益于国内半导体行业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销售订单持续增长,产品毛利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
国产CMP设备龙头华海清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3亿元,同比增长108.40%;实现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131.41%。2022H1华海清科新签订单金额20.19亿元,同比增长133%,在手订单饱满。12寸半导体CMP设备,已实现28nm制程所有工艺全覆盖,并已批量供货;14nm制程的几个关键工艺CMP设备已经在客户端同步开展验证工作。
整体来看,A股半导体设备行业12家上市公司中,所有公司净利润都是正的,也就是说,都赚钱了。此外,9家公司的净利润都实现了强劲的增长,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公司在快速赚钱。因此,半导体设备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半导体最赚钱赛道。
5、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受益于新能源车、光伏、数据中心、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下游需求拉动,各大晶圆厂纷纷公布了扩产计划,中国方面,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晶合 集成、粤芯半导体、长江存储、士兰微、华润微、比亚迪、闻泰科技等厂商均计划进行不同程度的扩产,绝大部分产能有望在 2022-2025 年陆续投产。随着中国新建产能陆续投产,半导体材料行业将迎来高景气,有望带动相关厂商加速导入客户供应链,提升自主化率,迈向高速成长期。
国内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46.9%;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5.12%。沪硅产业连续2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盈利,主要受益于300mm大硅片产销量显著提升。目前沪硅产业300mm大硅片一期产能持续爬坡释放,正片率不断提升,二期项目按计划建设中,目前已形成了以300mm半导体硅片为核心的大尺寸硅材料平台和以SOI硅片为核心的特色硅材料平台,在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成长空间广阔。
此外,半导体硅片制造商立昂微、靶材生产商江丰电子、CMP 抛光垫龙头鼎龙股份、CMP抛光液国产龙头安集科技、电子特气供应商华特气体、掩膜版制造商路维光电等半导体材料厂商均取得不错的业绩增长。
6、数字芯片:冰火两重天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数字芯片受终端需求疲软拖累最为明显。全球排名前三的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公司韦尔股份、国内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和DDI显示芯片设计公司格科微净利润双双下滑超过4成。全球指纹芯片龙头汇顶科技、全球安防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思特威甚至出现亏损。
尽管数字芯片景气度下行,但也有一些细分领域实现了强劲增长,其中FPGA赛道增速喜人,紫光国微、复旦微电和安路科技均实现了不错的增长。紫光国微2x纳米FPGA系列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新一代更高性能1x纳米FPGA系列产品推进中。复旦微电2022年前三季度 FPGA及其他芯片实现收入约6亿元,继续保持约100%的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公司亿门级FPGA芯片技术趋于成熟达到终端客户预期,需求量显著上升。
7、模拟芯片:车规、工控模拟厂商逆势增长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模拟芯片也受到了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射频前端芯片龙头企业卓胜微、国内智能手机中数模混合信号、模拟、射频芯片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的艾为电子、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公司晶丰明源等诸多厂商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
但我们也看到,部分模拟芯片龙头公司却在逆势增长。
圣邦股份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4.12亿元,同比增长57.1%,归母净利润7.51亿元,同比增长66.4%。2021年以来圣邦股份在汽车模拟芯片领域持续发力,2022年H1圣邦股份的电压基准芯片完成车规标准升级并实现规模交付,2022年10月圣邦股份的高精度、低噪声、大电流输出车规级运算放大器大批量交付汽车电子终端客户。
此外,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厂商纳芯微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76亿元,同比增长120.35%,归母净利2.42亿元,同比增长56.84%。纳芯微车规产品已在主流整车厂商/汽车一级供应商实现批量装车,光伏储能相关产品在头部企业加速供货。
由此可见,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先布局,部分公司业绩在消费终端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依旧实现了强劲增长,这也是未来原厂比较重要的趋势性机会所在。
8、存储芯片:车规级存储表现亮眼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
布局车规存储较快的存储厂商,前三季度业绩均实现较快增长。北京君正的存储类芯片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医疗等行业市场,相比消费类市场具备更高景气度。兆易创新发布首款基于M33内核的GD32A503系列车规级微控制器,正式进入车规级MCU市场,同时,车规存储持续发力,产品线逐步铺齐。SPD和汽车级EEPROM大批量出货,聚辰股份单季度收入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而恒烁股份受主要下游消费电子领域客户需求波动影响,主要产品单价回落,受生产周期及市场价格变动由消费终端逐渐向上游传导,毛利率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9、分立器件:功率半导体大厂强劲增长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分立器件领域,主要的功率器件大厂包括斯达半导、扬杰科技、宏微科技等均实现了较为亮丽的业绩增长。
斯达半导业绩大增主要系下游高景气、公司产能增加、产品结构优化所致。斯达半导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从上半年的47%提升至前三季度的51%。斯达半导已率先取得SiC主驱发展先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斯达半导的车规主驱SiC MOS模块已批量出货,并新增多个车规SiC MOS模块车型定点。公司第七代微沟槽车规级650V/750V IGBT芯片通过客户验证,下半年开始批量供货。
今年上市的功率半导体厂商东微半导同样拥有优质的下游客户,产品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相关等中大功率应用领域。东微半的导超级结产品已批量出货给客户A、昱能科技、禾迈股份、爱士惟、日月元等公司应用于光伏逆变领域,批量出货给洛仑兹、宁德时代、图为电气等公司应用于储能领域。超级结产品批量出货给比亚迪、英搏尔、铁城科技、英威腾、欣锐科技、威迈斯等车载充电机企业,中低压屏蔽栅MOSFET批量进入比亚迪、凯斯库汽车部件等。公司直流充电桩电源客户包括英可瑞、英飞源、特锐德、永联科技、盛弘股份、优优绿能、客户A等。
10、IC制造:晶圆代工业绩稳健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全球领先、国内第一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11月11日才公布三季报,届时可以关注其财报。
赛微电子2016年收购瑞典Silex转型成为全球MEMS纯代工领域龙头,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MEMS开发、MEMS代工制造、GaN外延材料及功率器件。赛微电子前三季度业绩承压主要是受到瑞典克朗汇率大幅下跌和导航业务剥离双重影响,但MEMS业务今年基本保持稳健。
11、IC封测:增收不增利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封测企业的营收总体上还在增长,但部分企业的净利润已出现明显下滑。下游终端需求不足开始逐步影响到上游代工订单,从全球范围来看,成熟制程的产能利用率已开始下降,代工订单下降可能会影响相应的封测需求,封测企业利润有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国内封测三巨头中的两个(华天科技、通富微电)净利润已出现大幅下滑,中小封测厂更不容乐观。受手机CIS业务拖累,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及MEMS封装龙头晶方科技业绩短期承压。
此外,10月份刚上市的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企业伟测科技值得关注。伟测科技在下游应用上包括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公司客户数量超过 200 家,
其中不乏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公司高端客户的数量及质量在中国
的独立第三方测试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前三季度,伟测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12、被动元件:量价齐跌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从21Q3开始,被动元件行业进入景气下行周期,行业库存高企。22年前三季度行业受疫情冲击,下游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叠加原厂、代理商等各个环节库存较高,行业量价齐跌。
这种背景下被动元件企业的业绩表现我们可以从MLCC龙头公司风华高科的三季报看出端倪。
风华高科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19亿元,同比下降26.2%;实现归母净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64.43%。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55亿元,较二季度下滑约2.43亿元,这是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主要是因为,受到俄乌冲突、疫情反复、通胀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家电、通讯等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电子元件需求量与价格持续下滑,拖累公司出货量和毛利率;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能利用率下滑也导致公司成本端压力增大。
13、元器件分销:业绩下滑明显
数据来源:Wind,芯八哥整理
元器件分销商也深受半导体行业景气下滑的影响,部分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英唐智控、力源信息、商洛电子、睿能科技以及最近上市的好上好业绩下滑明显。
“分销+自研”厂商雅创电子业绩增长亮眼,值得关注。雅创电子自研IC业务进展迅速,相关产品在比亚迪、理想、小鹏、吉利、上汽、长城、大众、现代、起亚、克莱斯勒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实现批量装车,暖通空调驱动IC、LDO以LED驱动IC产品向车企加速供货。2022年Q3公司自研IC业务营收0.54亿元,毛利率达46.88%,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今年2月份,雅创电子合计耗资1.17亿元,完成了对深圳市怡海能达有限公司55%股权的收购。怡海能达同样从事电子元件分销行业,是村田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代理商。5月17日雅创电子抛出最新收购案,拟以2.4亿元购买模拟芯片厂商欧创芯60%的股权。
一时之间,从分销商跨界成芯片原厂、收购兼并扩张成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热门话题。
写在最后
随着近两年“缺芯涨价”议题熄火,消费电子需求回落,行业景气度回调,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暂时告别“高歌猛进”状态。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盈利分化,半导体封测龙头长电科技荣获2022前三季度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吸金王”,半导体设备成为最赚钱赛道。提前布局车载、工控等领域的公司业绩靓丽,固守消费终端的公司普遍业绩下滑。整体来看,半导体公司正在加码车载市场,并收缩消费电子战线。
型号 | 厂商 | 价格 |
---|---|---|
EPCOS | 爱普科斯 | / |
STM32F103RCT6 | ST | ¥461.23 |
STM32F103C8T6 | ST | ¥84 |
STM32F103VET6 | ST | ¥426.57 |
STM32F103RET6 | ST | ¥780.82 |
STM8S003F3P6 | ST | ¥10.62 |
STM32F103VCT6 | ST | ¥275.84 |
STM32F103CBT6 | ST | ¥130.66 |
STM32F030C8T6 | ST | ¥18.11 |
N76E003AT20 | NUVOTON | ¥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