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装置可根据焊接需要选择弧焊电源即可组成自动埋弧焊机,它具有调节灵活、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控制技术简单等优点,而且各部件均采用了积木式拼装结构,可方便地改装成双丝埋弧焊、带极堆焊、气体保护焊和自动碳弧气刨等。主要用于焊接各种钢结构的对接焊缝、搭接焊缝和角焊缝等。
电气原理见附图所示。
1.主电路
由降压变压器Tl将交流380V电压降到110V电压,经整流后为送丝电机Ml和小车行走电机M2提供工作电压。由V1~V4、Vl0、V23、V24~V27、V38组成的单相桥式,并用一个可控硅作为开关管的可控整流电路,给电机提供可调直流电压。控制可控硅VIO、V38的导通角的大小,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大小,从而调节电机的转速。
V23是续流二极管,作用是在可控硅关断时使电动机绕组电流能持续流通,并保证可控硅在每个半周期过零时可靠关断,使装置正常工作。
Ml、M2采用自励电机,省去了激磁电压供电部分,Ml是由继电器Kl来控制正反转.M2是由双刀三位开关SA4来实现正、反转。该电路简单、便于维修调试,转速稳定可靠。
2.控制电路
(1)给定电压环节:由电焊机电源输出端取出焊接电压,经整流二极管V11、降压电阻R9、电容C3滤波后的电压再经R8、R7、RP1进行分压,分压后的电压由RP1动臂输出电压作为给定电压,调节RP1就可以改变送丝速度及焊接电压。而RPI给定电压是由焊接电压整流分压而得,因此,当焊接电压变化时送丝速度也随之改变,从而自动调节电弧电压。
(2)空载保护环节:在焊机空载或焊接中如果突然断弧,这时焊接电压急剧上升(70V)导致V12分压增大而击穿,RP2分压增大使三极管V13Ub-e正偏,V13导通将RP2短接,迫使给定电压为零,使送丝电机工作在慢速送丝状态(这时控制V15移相触发的电压是由电阻R34降压、稳压二极管V8稳压后提供),防止送丝电机失控。
(3)移相触发环节:采用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由给定电压来控制V15进行移相,单结晶体管V16bl输出尖脉冲加到可控硅触发极。改变给定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移相角的大小、也就改变可控硅导通角的大小,即改变送丝机的快慢(及弧焊电压大小)。T2次级输出20V交流电经V19~V22桥式整流输出直流电压,专为单结晶体管提供工作电源。V17起限幅作用,它的作用是增大单结晶体管输出尖脉冲的宽度。
(4)电压负反馈环节:由电阻R3、R4组成的电压负反馈,因R3、R4串联后并联在Ml两端,当某种原因使Ml两端电压下降时,在电阻R4的分压也降低,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的极性相反,即V15Ue-b=给定电压一反馈电压,结果使V15e-b如电压升高、集电极电流增大、电容C7充电速度加快、移相角前移、可控硅导通角增大、Ml速度加快;反之速度减慢,这样就适当补偿了给定电压的大小,提高了送丝电机带负荷能力。
(5)手动送丝环节:当按下SA1时,K2得电,K2-2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V15的发射极由稳压管V8提供恒定的8V电压,单结晶体管开始振荡,经VI8输出脉冲信号,V7、Vl0导通,送丝电机Ml以慢速送丝。而退丝时,按SA2、Kl得电Kl-l、Kl-2、Kl-3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机的极性改变,同时K2得电.K2-2常开触点闭合。
(6)小车控制环节:给定电压是由11.0V经R18降压、V28稳压、Cll滤波后经R19、R20、RP3分压加到V30的发射极上来控制单结晶体管振荡频率的大小,由V31hl输出尖脉冲控制V38、V39的导通角实现M2的调速,改变RP3的大小就可改变电机的速度。SA3是手动和自动选择开关。
(7)自动焊接环节:启动电源,KM闭合、变压器Tl、T2得电。按下启动按钮.K3、K4得电;K3-1常开触点闭合自锁、K3-2常开触点闭合小车行走(SA3选择在自动),K4-1常开触点闭合接通K2,同时K4-2常开触点闭合启动焊接电源.K2-2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由于这时焊接电源已启动,空载电压比较高,空载保护电路工作V13导通,给定电压被短接,这时的给定电压是由V8两端的电压来控制V15移相的。送丝以慢速起弧方式(刮擦式起弧);当焊丝与工件间产生弧压时,焊接电压降低,V13截止、给定电压开始工作、随着电弧不断拉长,弧压也逐步升高。当电弧电压达到给定电压所设定值时,焊丝输送速度与熔化速度相等时,电弧电压就稳定在这一数值,起到自动稳定电弧的作用。
按下停止按钮时,K2、K3线圈失电,其K3-1、K3-2的常开触点断开,送丝与小车立即停止工作,但是K4线圈两端并有电容C2,K4延时几秒钟,弧焊电源继续工作,电弧返烧,防止粘丝并填补弧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