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温度过程记录仪表”能自动完成加热设备温度值的指示、控制和连续记录功能。在生产试验单位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该记录仪表检定规程《JJG74.2005》的要求。在记录仪表检定时,需要用可靠性试验仪检测其稳定性。许多单位因无此设备。无法开展试验。造成一些故障仪表在生产现场使用,严重影响温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此。根据检定规程要求设计并制作一套可靠性试验仪,其电路如图1所示。经过使用证明此可靠性试验仪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可帮助及时发现记录仪表存在的故障点。
一、有关元件的作用
1.BG2、BG3组成微电流源电路。此电路是由镜像恒流源电路改进而来的,在输入电压(18V)稳定的情况下。BG3集电极输出电流保持不变,使被检测仪表记录曲线平直。
2.BG6、C9、C10组成的晶体管滤波器。提高了电路的滤波效果。通过调整R16使BG6发射极输出3V直流电源,用来做温度仪表标准检定装置“真流电位差计UJ33a”的电源。3v直流电压经电阻R18、R19分压后。在E、F间输入-2.4mV反向电动势,相当于K型温度传感器-60℃的热电势值。其作用是扩展可靠性试验仪的温度范围。如不串此负热电势,被检仪表只能在室温(20℃左右)以_卜运行,加入后可靠性试验仪检测温度范围下限低到-40℃。能满足自动温度补偿仪表0℃及以下温度试验的要求。
3.当μA741的(6)脚输出端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时,C4上的电荷能使继电器J延时动作。
以保证电容C3上电荷能经R2全部放尽。
二、可靠性试验仪的工作原理
通电后,K7818(3)脚输出稳定的18v直流电压。由于此时A点电位比B点(15.1V)低。所以μA741(6)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BGI截止,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闭合。BG2、BG3组成的微电流源通过常闭触点JI对电容C5和C6充电。使C点电他缓慢升高,BG4、BG5基极电流加大,IC5加大。R13两端的压降也跟着加大。通过R14使被检记录仪表输入端的模拟热电势加大,仪表指示值逐渐上升。当其上升到被检仪表下限温度点时。仪表上的控制开关K1断开。电容C3通过R1充电。A点电位逐渐升高。经过约25分钟后(该时间可由R1阻值调整),当A点电位高于15.1V时,μA741(6)脚输出高电平,红色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表示仪表进入反程试验)。BC1饱和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C5和c6上的电荷便通过常开触点经R10放电。C点电位逐渐下降,被检仪表温度示值从检测的终点位鼹开始下降。约25分钟后(通过R10阻值调整)。当下降到被检温度仪表起点位置时(一般为0℃)。
被检仪表上的控制开关K1重新闭合。
电容C3便通过K1和R2迅速放电,μA74l输出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G1在C4的作用下延时一段时间后截止。继电器J失电。
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电容C5和c6又通过BG3集电极充电。E和F两端电压上升。仪表示值又开始跟随上升进入下一周期试验。
三、运行试验仪使用方法
1.以XWB—101大型长图、温度范围0℃—1100℃记录仪表可靠性试验为例。E和F分别接被检仪表信号输入端(E接正,F接负),K1接被检记录仪表控制开关的常闭端。将记录仪表控温点设定在0℃位置,调R14旋钮指到1100℃位置,这样记录仪表运行范围即往返于0℃-1100℃之间。
2.仪表正常记录波形为周期50分钟。幅值0℃-1100℃三角波,如图2所示。各三角波形间周期时间、幅值基本一致。
3.如果各波形问周期时间不一致,说明仪表记时机构出现故障,应重点检查同步电机和出轴齿轮。以及减速齿轮机构、超越离合器等是否正常。
4.如波形幅值不等高(但为尖顶),说明仪表示值误差不稳定。此时应重点检查输入滤波电路。如电容是否有漏电、桥路总电阻是否稳定且为167±2Ω,仪表稳压电源板输出是否稳定且为1V和6mA左右,检零放大器各参数是否稳定。记录机构是否正常。
5.如果记录的波形如图3所示(记录曲线变成了平顶)。说明仪表指示机构有时不工作。故障排查步骤见图4。
6.故障排除后。应重做可靠性试验。直至所有检定项同都合格,方能发给检定合格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