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部分:
本机型采用单个一体化全制式的高频头,射频信号经过一体化高频头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射随晶体管V101 BC847后送入处理器N601 PT2314 的第9 脚。AV/ VGA 的音频信号同时送入N601 的第11、16 脚和第10、15 脚,处理器PT2314 具备了音频通道切换开关、处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SIF、处理立体声解码及自动音量控制等,在这里进行选择切换,选取与画面显示对应的音频信号,送入功放IC N602 TDA7268,耳机插座并联在N602 的输出端,在使用耳机收听时则切断伴音信号送扬声器,未接入耳机时将信号送入扬声器重现声音。
框图如下所示:

PT2314 芯片,第1 脚VDD 输入+9V 电压; 26、27 脚SDA、SCL 控制;23、24 脚作为音频的输出至功放IC。
图像部分:
射频信号经过一体化高频头的VIDEO OUT 脚经射随晶体管V102BC847 后输出视频信号,送入U11 VPC3230D 的74 脚;AV 的视频信号送入U11 的73 脚;SVHS 的YC 信号分别送入U1 的71、72 脚。(提示,U11 位号布置在解码板,而信号源送入的信号,是由主板经排线连接的,因而为了防止干扰增加了磁环。)VPC3230D 进行通道切换并解码,解码成16bit 的数字信号,送入下一级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VPC3230 主要完成通道切换、彩色解码、图像效果调整等功能。
VPC3230 的框图如下所示:

U11 VPC3230D 解码后16bit 的数字信号, VPC3230D 送出的VCLK、HSYNC、VSYNC、LLC 是用来进行模式识别的关键信号,引脚分别为60、56、57、27、28。若其中某路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该通道图像显示异常。
VGA 信号送入U21AD9883A 的进行模数转换,生成24bit 的数字RGB 信号送入PW112 的G PORT 进行处理。
U14 24LC21A 是1K(128*8bit)双方式I2C 串行E2PROM,它是一个即插即用存储器(出厂时烧好数据),内部存放有关工厂信息,机型型号、支持的显示格式等,供电脑读取。
VGA 的模式识别是由主MCU PW112 来完成的,其工作过程是:PW112 预先设定了AD9883A 的同步信号,使其直接输出所需的同步信号直接送给PW112,在PW112 内部对同步信号格式进行识别,识别后对照内部预存的模式表,获得一个最接近的模式,调用其参数设定,返回来设定AD9883A 的模数转换参数,使其最佳;并同时确认SCALER 的转换系数。
最后,不同通道的视频信号分别送入主处理芯片PW112 的V PORT和G PORT 处理,由D PORT 端口输出48bit 的RGB 信号:PW112 具有SCALER 功能、接受红外遥控、菜单显示、图像增强、图像效果调试等主要功能。亮度、对比度及色度、清晰度调整也由此芯片完成。
PW112 的框图如下:

U3、U4 74LV374 及U5 74LVC541A 组成IO 扩展口电路,按键板、红外接收板、LCD ON/OFF 等指令经U3、U4、U5 编码解码后与PW112交互。
以上就是该机型的信号流程介绍,注意每级间的HS(行同步)、VS(场同步)、CLK(时钟)都是下一级芯片模式识别的基准,务必保证其正常工作。
背光板、U16 AD746/SO、及晶体管Q9、Q6、Q4 等组成背光控制电路。晶体管Q4 的发射极控制背光ON/OFF,U16 的第7 脚控制背光的亮度状态。
U18 TL7705A 为恢复IC,开机时触发信号送入U18 的第2 脚,恢复信号由6 脚输出到PW112 的44 脚,以初始化各芯片。
电源适配器输出+12V。
N501(LM2596):带开/关 DC-DC 稳压+5V 输出。
N506(TA78M09P):三端稳压+9V 输出。
N502(TA78M09P):三端稳压+9V 输出。
N503(TA78M05):三端稳压+5V 输出。
U10(LM317):三端稳压+1.8V 输出。
U1(LT1117-3.3):三端稳压+3.3V 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