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51年世博会诞生之日起,新科技永远是历届世博会的“座上宾”。1876年费城世博会,宣告了电话的诞生;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IT”这个英文短语被首次推向世界……“2010年,我们会看到的科技亮点不是一点两点,而是繁星点点。”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不无幽默地说道。
“虽然世博会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但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范鹏飞、李卓贤表示,世博会一直被人们称之为“经济奥运会”,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或者称之为“科技奥运会”更为贴切些,世博会带来的科技效应值得关注。
城市生活信息化,上海世博产生的最大效应
世博推动产业革命、引领科技未来。“由于世博会的投资和收益都非常大,因此世博会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它既有直接的经济效应,也有间接的社会效应,不但对本地区可以产生内部效应,而且对地区外也具有溢出效应。”范鹏飞说。
在经济效应方面,世博会可以推动举办方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和刺激消费需求,对GDP有直接的贡献等。在社会效应方面,世博会可以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可以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扩大对外交流和弘扬民族文化等。“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世博会不仅会提升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地位和经济水平,也会对上海的整个经济腹地带来有利影响,尤其是沪宁杭地区快速通道的建成产生了同城效应,上海世博会将加速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范鹏飞说。
虽然世博会所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但都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博会一直被人们称之为“经济奥运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或者称之为“科技奥运会”更为贴切些。“在历届世博会的亮点中,创新一直是永恒的主题,而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展示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建设无线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世博会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革命、引领科技未来,将在城市生活信息化方面给人们带来最大的效应。”范鹏飞说。
世博会将改变世界信息技术格局
世博会为最新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提供了展示的最好舞台。在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十分引人注目。“从数字安保到实时路况,从网上世博到排队短信等,都反映了信息化正在向全社会普及。”李卓贤说,无线城市的建设为世博会配套项目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物联网概念在世博会中的具体应用也为“世博效应”转化为“世博效益”创造了条件,例如在世博会期间运用于上海公交系统的“车务通”应用服务,就是采用了RFID和传感网技术,是全球领先的道路交通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世博园区在规划建设、展期运营和展后利用等各个阶段都涉及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例如,世博会将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构建了视频网络与安保管理系统;利用电子地图和定位导航技术建立了统一的GIS基础平台和全景展示等。
“世博会在为世界各国展示最新的信息化运用平台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技术交流的机会:一方面促进了国内加大对无线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投入研究和应用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技术发展的格局。”范鹏飞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