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数字化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手机洽洽

  • 微信小程序

    让找料更便捷

  • 扫码下载手机洽洽

    随时找料

    即刻洽谈

    点击下载PC版
  • 华强电子网公众号

    电子元器件

    采购信息平台

  • 华强电子网移动端

    生意随身带

    随时随地找货

  • 华强商城公众号

    一站式电子元器件

    采购平台

  • 芯八哥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第一站

科学家证实太阳能电池“雪崩效应”

来源:<a href='http://bbs.hqew.com/viewthread.php?tid=200142' target='_blank'>haoyugang</a> 作者:华仔 浏览:493

标签:

摘要:   荷兰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为纳米半导体晶体中的电子“雪崩效应”(avalanche effect)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该结果有望为开发经济高效的太阳能电池铺平道路。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图片说明:雪崩效应图示。  太阳能电池承载着未来大规模电力生产的希望。然而,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受到多方面限制,比如相对较低的产电效率(一般为15%左右)和较高的制造成本。一种可能的改进就是,利用半导体纳米

  荷兰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为纳米半导体晶体中的电子“雪崩效应”(avalanche effect)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该结果有望为开发经济高效的太阳能电池铺平道路。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图片说明:雪崩效应图示。

  太阳能电池承载着未来大规模电力生产的希望。然而,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受到多方面限制,比如相对较低的产电效率(一般为15%左右)和较高的制造成本。一种可能的改进就是,利用半导体纳米晶体(semiconducting nanocrystals)来制造新型太阳能电池。在传统太阳能电池中,一个光子只能精确释放出一个电子,这些自由电子保证了电池的正常产电工作。释放的电子越多,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就越高。

  然而,在一些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中,一个光子可以释放出两到三个电子,这也就是所谓的“雪崩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理论上的最大效率可以达到44%。此外,它们的造价也会更便宜。

  实际上,在2004年,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首次测量了雪崩效应。不过从那时开始,科学界就对雪崩效应是否存在、以及这些测量的价值提出了怀疑。

  领导最新研究的是荷兰代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和物质基础研究基金会(FROM)的Laurens Siebbeles教授。他和同事证实,硒化铅(PbSe)纳米晶体中确实会发生雪崩效应。不过,这种效应并没有之前猜想的那么大。由于研究人员利用超快激光方法进行了更加认真细致的测定,因此新的研究结果或许更为可信。

  Siebbeles相信,这项研究会为进一步揭示雪崩效应的奥秘铺平道路。



型号 厂商 价格
EPCOS 爱普科斯 /
STM32F103RCT6 ST ¥461.23
STM32F103C8T6 ST ¥84
STM32F103VET6 ST ¥426.57
STM32F103RET6 ST ¥780.82
STM8S003F3P6 ST ¥10.62
STM32F103VCT6 ST ¥275.84
STM32F103CBT6 ST ¥130.66
STM32F030C8T6 ST ¥18.11
N76E003AT20 NUVOTON ¥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