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全球液晶电视市场正处在爬升的拐点处。之前PDP等离子电视一直主导着大尺寸数字电视的半壁江山,而2005年随着国际大厂相继释放大尺寸电视用液晶面板后,数字电视正在从等离子电视主导市场,发展到由液晶电视主导阶段。进入2005年以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中国液晶电视产业也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有资料显示,2005年液晶电视产量就达到了462.5万台,同时带动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的增长。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产
目前全球液晶电视市场正处在爬升的拐点处。之前PDP等离子电视一直主导着大尺寸数字电视的半壁江山,而2005年随着国际大厂相继释放大尺寸电视用液晶面板后,数字电视正在从等离子电视主导市场,发展到由液晶电视主导阶段。进入2005年以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中国液晶电视产业也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有资料显示,2005年液晶电视产量就达到了462.5万台,同时带动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的增长。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对液晶面板的市场需求达到了462.5万片,较2004年增长了481.0%。随着液晶电视市场的一路攀升,上游面板制造能否真正启动,我国液晶电视产业链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实现自给自足值得期待。
液晶电视市场一路攀升
近两年,作为高端产品的液晶电视,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据北京灵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宋佳介绍,2005年液晶电视销售飞速提升,同比增长了300%。国产品牌在彩电行业产品升级的新一轮竞争中仍占有较强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
如果说2004年是液晶电视启动的一年,那么2005年就是液晶电视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无论从产品产量、销售量上都有了明显提升。从北京灵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统计,2005年1月-9月液晶电视企业销售前六位都是我国的国产品牌占到了总销售量的近60%。
赛迪顾问分析师岳婷认为,在2004年底液晶面板的价格下降的影响下,液晶电视的价格也开始下滑,进入2005年以后,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中国液晶电视产业也突飞猛进地成长起来。赛迪顾问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液晶电视产量就达到了462.5万台,带动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的增长。2005年中国液晶电视产业对液晶面板的市场需求达到了462.5万片,较2004年增长了481.0%。
宋佳说,从2005年我国液晶电视行业发展来看,国产品牌在销售量上保持绝对的优势,但利润增长并不明显。而相对的外资品牌,虽然销售量只占20%左右,但利润却占到了30%以上。“增量不增收”成为国产液晶彩电行业发展的新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液晶电视作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显现,在核心技术如芯片、关键IC、液晶面板制造等方面我国企业要加强投入,才能在行业发展中拥有主动权。
上游配套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我国液晶电视发展迅猛,但上游配套能力还相对较弱,2005年上半年我国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最大份额被LG.Philips占据。赛迪顾问分析认为,借助产品线齐全及出货量大的优势,2005年LG.Philips销售的液晶电视面板最多,达到159.26万片,占到整个市场的34.4%。紧随其后的是又一韩国液晶面板大厂三星,但是由于三星的产品线没有LG.Philips的齐全,价格偏高以及其产量主要供应本公司液晶电视工厂使用,限制了三星面板在国内的使用量。2005年上半年,三星在我国的液晶电视面板销量为110.16万片,占据23.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就是我国台湾液晶面板“领头羊”友达光电。我国内地的两家液晶面板生产厂商上广电-NEC和京东方,2005年下半年开始为国内液晶电视提供液晶面板,京东方在其大股东冠捷的影响下,销量达到了16.7万片,进入了中国液晶电视面板提供商的前十名。
国产液晶电视利润低,除了抢占市场份额等因素外,关键原因就是占液晶电视总成本65%的液晶面板我国企业还不能生产。
我国液晶彩电生产企业只能在外部设计,电路板,产品应用技术上做文章。北京灵通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宋佳认为,由于液晶面板行业投资巨大,我国企业虽然已经涉足上游液晶面板的生产,但应用液晶电视生产的第五代以上面板,我国还是空白,当务之急就是我们在发展现有产品的同时,要着手向产业链的上游,即向面板生产渗透,加强我国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赢利能力。
合作发展实现共赢
要使我国液晶电视产业健康发展,支持国内外企业联盟是关键。我国彩电整机企业要在国内市场保持市场优势并向外扩张,必须要与国内外液晶显示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同时也要支持上广电、京东方等企业的液晶板、屏产品尽快量产化。要想加快我国液晶产业链条的快速健康发展,专家建议,要大力支持国内上游企业与国外企业合作发展显示屏模块,提升竞争力,支持我国台湾地区以及美日欧韩的液晶材料和设备企业到内地投资,为内地整机及显示屏企业就近配套和发展创造条件。
彩电产业正在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不仅表现在国内企业的产品市场地位上,还表现在国内企业在未来关键技术即液晶技术市场的地位上。内地企业在液晶产业板、屏环节的投资仅刚刚起步,京东方和上广电两家企业投资的第五代液晶生产线,去年才开始量产。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京东方科技集团技术副总监董友梅认为,我国TFT-LCD产业的产值规模和单个企业的规模相对韩、日以及我国台湾省还有相当差距,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上也还不够完善。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松认为,当前应将发展重点放在TFT-LCD产业的上中游建设上,并通过与国内传统彩电厂商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发展LCD-TV市场。
下游产业发展是上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下游产业的需求是上游产业进步的源动力。2006年将是我国液晶电视发展的关键一年,高速增长能否继续,恶性竞争能否避免,上游面板制造能否真正启动,都将是值得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