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无新品;集成的主流趋势;PLM成气候为时尚早;国产公司进入经营转型期;久违了,CAD/CAM专业展;
CAD/CAD业界的又一次聚会。9月24早晨8点钟,距9点开展、10点展会开幕式还有一段时间,记者看到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门口已经人头攒动,展商们正陆续进馆准备。即将在此举行的“中国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企业信息化技术”展览会受到业界瞩目,50多家厂商参加了展览会。
CAD/CAM无新品
CAD无热点,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新的产品研发热点,自然也就没有新产品市场竞争的新意,更不会有“九五”期间一幕紧接一幕的新品跌出、那让人难以忘怀的价格大战、国产软件联盟与国外厂商的势均力敌。今非昔比,再难以找到昔日产品市场搏杀的影子。
何来热点?在此次展会上,号称新品的“新洲三维CAD”、号称新品发布的“CAXA设计工作组”在展会上已算是新品的亮点了。遥想当年,′98CAD巡回展,仅调查了24家参展商,据不完全统计,当年上半年新发布的CAD软件产品竟达到17个,新升级的CAD软件产品竟然有19项,“以产品带动市场,苦练内功”成为昔日商家的“杀手锏”。今天的厂商,拿什么献给你,我的爱人——用户?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CAD/CAM厂商:在制造业信息化这个很大的平台上,高端管理软件系统产品和市场发展迅猛,如ERP等。CAD/CAM作为企业信息化最为基础和源头的应用软件,CAD/CAM软件是否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在哪里?
集成的主流趋势
从单项应用到集成化应用;从单元技术到系统集成、总体解决方案;从单个公司向集团联盟化发展,都反映了CAD/CAM技术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大约在两年多以前,Autodesk公司开始倡导和提醒企业用户,要将CAD创成出来的数字化信息及时有效地应用到企业产品生产、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由此,不断推出呼应其理念的软件产品,从二维向三维的转换。Autodesk Inventor Series全新的三维设计技术提供转换的设计系统,具有业界领先的DWG兼容性、自适应技术、大型装配处理性能、以及直观流畅的工作流程。天舟兴业公司两年来专注于提供通用化集成环境的产品数据管理市场,集成了国内外优秀的CAD/CAE/CAM/CAPP软件和系统,同时通过BOM接口与ERP集成。
从技术的集成到产品的集成,再到通过购并重组的市场集成,其主流趋势越来越彰显。
CAD/CAM技术、产品集成的主流趋势不仅仅是业界技术和产品的趋势,它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趋势。记者采访了参观展会的专家和企业届人士,他们认为,企业CAD/CAM技术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出现的技术“孤岛”、出现的数据信息分散的现象都对信息集成提出了需求。应当说,正是企业的这种需求促进和加快了信息技术标准的统一趋势和集成化。
PLM成气候为时尚早
信息技术的热点应缘自企业。经过“九五”“甩图版”工程,CAD/CAM技术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十五”企业信息化将是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也由此,商家不断抛出新的理念、概念和新鲜名词,SCM、CRM、ERP、PLM等等令企业应接不暇,也成为厂商,特别是国外厂商在中国市场上寻找热点的“敲门砖”,正所谓抛砖引玉。在本届CAD展览会上,IBM和EDS公司均以IBM Dassault Systemes、EDS PLM Solutions为主要形象亮相。Dassault Systemes公司、IBMDS及CAITAV5在展会论坛发起频频发起攻势,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PLM理念,形成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启动中国大市场。应当说,PLM代表了国际最先进的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国内企业无论信息化基础厚薄,树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于信息化是大有裨益的。但PLM市场是否能真的象厂商所预期的那样,在年底炒热、市场升温,则要看厂商在中国市场上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什么样的适合中国企业的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做得是否到位、人员培训能否跟上发展的需求。
国产公司进入经营转型期
人在IT就不由得要看尽业界的生死、沉浮。曾几何时,国产CAD软件作为一支生力军,冲杀在中国CAD/CAM市场的最前沿。今天,当CAD业界聚首中国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及企业信息化技术展览会时,当年雄姿英发、“强掳灰飞湮灭”的CAD精英又有多少依然在残酷的市场中谈笑风生?有天喻、开目……在展会上我们看到的是北航海尔、天舟兴业、艾克斯特、天河等等后继的新生力量。国内CAD公司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生存、市场的机会在哪里?目睹展会上内外气势强与弱的对比,用天舟兴业彭总的话说,有自主版权CAD公司存在,就会给国外厂商带来竞争压力!我们不能拼大,但要有特点,展会如此,做公司也如此。
我们看到,“九五”CAD应用工程企业甩掉图板后,企业CAD/CAM的应用层次提高了,同时,制造业设计水平提高依赖于设计工具,而单纯的设计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厂商在产品研发方面已经发生战略性转变,产品更加适应和贴近企业用户的需求。并且由产品研发方向的转变进而逐步体现在公司经营模式的全面转型。天喻公司1998年还在做系统集成,从去年开始,深入到企业,以项目的方式为企业做咨询服务,1999年产品销售与项目销售比重为七三开,今年预计将实现倒三七开,从而顺利实现经营战略调整。并且通过为企业实施项目找到了产品研发定位。北航海尔公司全方位打出CAXA品牌,“CAXA设计工作组”、29省市联盟行动等等,不仅产品集成,市场策略也充分体现集成思路。大恒公司(非参展商),是业界和老牌用户最为熟悉的AutoCAD代理商。今天的大恒,自主版权CAD/CAPP/PDM等产品线不断丰富,项目、服务、培训顺理成章地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石。大恒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走出了一条最为独特的CAD/CAM产业化之路。
久违了,CAD/CAM专业展
继1998年科技部“九五”末期组织全国CAD巡回展后,在首都北京举办CAD专业展尚属首次。这是今年东莞企业信息化展览会之后的又一重笔。相信主办方大有趁势而上,试图再次掀起企业信息化新高潮的谋划之略。此次参加展会的CAD/CAM业界厂商有些也参加了东莞的信息化展览,刚刚横扫我国南疆,又厉兵回马北上,试图将大江南北用户一举拿下。从参展商的规模看,此次北京的展会更胜一筹。也许厂商更看重北京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企业信息化氛围,以及好的地理位置和就近的便利条件。
参展厂商使出浑身解数,展台搭建、产品讲座、解决方案讲解、CAD/CAM论坛演讲、新闻发布会、多媒体展示、公关小姐接待等等吸引观众的招数不胜枚举。Autodesk公司以“无限空间无限可能”为主题72平方米的大型展台建筑,仅距展馆入口几米远,观众一进入展馆立即投入Autodesk“怀抱”,在其他展商看来多少有些霸气。中国惠普、Autodesk、EDS、Cocreate、开目软件等几个大型展台撑起一片天。
展会进行三天,除CAD/CAM专业厂商外,还有神州数码、思佳软件等ERP厂商,惠普中国、富士施乐、奥西办公等输出设备公司,以及相关厂商参加了展览会。
主办单位开辟了CAD/CAM、ERP专题论坛,提供了供、需见面的机会,厂商与观众在这一信息交流的平台上实现互动。
在展览会上,记者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国内外公司的老总、市场主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触到CAD/CAM领域的巨大变化,公司变得更成熟了、更务实了,各公司的业务更加宽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企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