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对14项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共有46项科技成果参加本次评审。经技术部门严格按照创新性、先进性、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标准进行审查,最终决定对14个项目进行奖励。
长期以来,银光集团将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措施,定期召开科技大会,奖励科技创新先进。为了激励广大员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银光集团实行了科研成果内部有偿转让制、试制产品利润提成制、科技成果评审制等内部激励制度,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银光集团准确把握市场,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力度,出台相关外协政策,借脑发展,做好研发与生产应用的衔接。集团相继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确立了一系列合作开发项目,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并与企业下游生产企业进行密切合作,确定了新产品推广的应用项目,明确了企业创新的前进方向。
由于银光集团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开展创新活动,确保了创新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使企业的创新成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五”以来,银光公司完成了33项新产品开发和工艺研究项目。其中10项成果完成部级鉴定,2项成果完成省级鉴定,1项成果由总装备部验收,20项成果通过公司级鉴定。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对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作用,本次评审中银光集团十分重视成果主要完成人在成果形成过程中所发挥创造性作用的情况,银光集团领导亲自审查成果主要完成人排名,将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的提出者,产品、工艺、材料以及系统等新技术的发明者或设计者,创造性方案或创新点的提出者,关键技术问题、技术难点的实际解决者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实施者等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科技人员按照贡献率大小进行排名,要求凡有中层管理人员排名其中的,须由本人提供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材料,对于只是发挥了应有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作用的人员,建议从排名中退出,将更多奖励机会提供给广大科技人员。
银光集团还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使之既能够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能够激励中层管理人员继续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好协调、管理和服务作用,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诞生,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温琳)


